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4頁

崇厚要為自己將嚴重的領土爭端當成輕鬆的出國旅遊,付出代價。

1880年1月,清廷迫於輿論壓力,將崇厚革職議處,判為&ldo;斬監候&rdo;。這相當於今天被判&ldo;死緩&rdo;。

清廷按照左宗棠的建議,將《裡瓦吉亞條約》再交各部,徵求批評意見。

透過類似官員&ldo;公開投票表決&rdo;的方式,&ldo;官意&rdo;很快就出來了:要求再談。

一個月後,清廷正式向俄國發出國書,否定並拒絕接受&ldo;崇厚版&rdo;的《裡瓦吉亞條約》。

俄國接到國書後惱羞成怒,馬上部署一場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對中國進行包圍。

左宗棠這邊,早已做了各種可能的預見,做了周密的部署,動了大打的念頭。他將&ldo;恪靖&rdo;大旗一揮,迅速兵分三路,向伊犁壓過去:中路軍五千,由張曜率領,向伊犁發起正面進攻;西路軍一萬,由劉錦棠統帥,直撲伊犁巢穴而去;東路軍一萬,由金順統帥,防止俄軍東竄;

各後路也紛紛部署妥當,集結待命。

兩國對壘,兵臨城下,劍拔弩張,千鈞一髮。

中俄邊境,戰爭烏雲瞬間如同硝煙,遮天蔽日。

崇厚害怕談話有火藥味,弄得舉國戰場瀰漫硝煙味。

一場關係到中俄邊境範圍重新劃分與兩國命運的歷史大決戰,一觸即發。

現在是大炮轟打,還是桌前再談?

決之戰陣

1880年上半年,俄國兵力陸續增加了5倍,緊急調集一萬人馬趕往伊犁,嚴陣以待;同時,西伯利亞奔出9000多騎兵,費爾幹納派出4000多步兵,也正向伊犁趕來,大規模在西北邊境集結。

中國從官方到民間,也響起一片喊打聲。

對俄國挑釁看不下去的官員,血性噴湧,站了出來。陝西提督雷正綰(wǎn,控制),直接寫信給左宗棠,主動申請自己衝到前線,與左大帥&ldo;並髻(jì,盤曲的頭髮)出關&rdo;。

左宗棠被中國人自發激起的愛國情緒鼓動,更加堅定了信心,認為一旦開戰要&ldo;急戰&rdo;。

左宗棠的必勝把握,源於一個重要情報:俄國與土耳其的戰爭剛剛結束,財政已經枯竭,赤字高達5千萬盧布,國家無力支撐大戰;英國也正在對俄國實行牽制政策,不許俄國向中國深入發展,俄國實力又無法抗衡英國,這決定俄羅斯不能想打就打。

俄國國內確實非常糟糕,災情嚴重,糧食缺乏,農民在蠢蠢欲動,醞釀起義,沙皇正抽出力量,準備鎮壓。

左宗棠由此準確推斷:俄羅斯無力發起全面的大規模的對中戰爭。伊犁一旦大打,西征軍大部隊可以順勢壓過邊境,俄國國土到底要淪喪多少,還是個未知數!

左宗棠的推測一點沒錯。俄羅斯正在提心弔膽,害怕左宗棠的西征軍打進來,目前虛張聲勢,只是為了嚇人壯膽。[3]

根據對實情的把握,左宗棠最終決定&ldo;緩進&rdo;。純粹的武夫,才會單憑武力。左宗棠是政治家,文韜武略,他要充分利用有效資訊資源,將軍事與外交的手段結合起來運用。

俄方終於等不及了,願意重新回到談判桌上來。

1880年2月19日,清廷下發檔案,任命大理寺少卿、駐英法公使曾紀澤擔任出使俄國欽差大臣。 1880年7月,曾國藩的兒子曾紀澤代表中國,再次應邀到俄國談判。

俄國明白,在戰場自己優勢已經喪失,只有談判前加大軍事威脅力度。為了嚇倒曾紀澤,它調集一支20多艘軍艦組成的艦隊,從日本出發,逼近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