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部門,直接甩給部中原有的官員。那些官員看把這此油水大、貓膩多的科目都交給自己來幫,都是喜不自禁,對孫元起更是吹捧有加。
與教育關係甚大的,比如把全國的教育分為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師範教育四大類,交到張元濟、羅振玉、王國維等手中,讓他們和學校的老師學生一塊兒參與撰寫機構設定方案和管理規章。
與教育關係最大的,比如教材審定、課程設計、遊學事務、科技獎勵等,孫元起決定親力親為。在學部包括榮慶、熙談在內的其他官員看來,這些工作頭緒紛繁、枯燥無味、沒有油水、勞而無功,自己是絕不願意去做的。如今孫元起搶著去做,大家少不得又多稱讚孫大人幾句“志不求易,事不避難“的話。
把論文《超導體與超導電性》修改好,送去付印之後,孫元起帶領著經世大學教育系的幾個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這項偉大的工程去。在繁忙的工作中,匆匆地度過了1905年的最後時光。
儘管孫元起絲毫沒有留意,儘管盧瑟福、普朗克、馬丁等著名教授向瑞典皇家科學院提名孫元起,但在1905年12月10日這一天,瑞典人還是按照歷史的程序,頒出了第5屆諾貝爾獎。在這頒出的五個獎項中,物理學、化學、生理或醫學的獲獎者居然都是德國人!
直到春節前的某一天,孫元起接到盧瑟福的來信,才想起去年年底還有這碼子事兒。在信中,盧瑟福客觀地敘述了他對三項科學獎得主的看法:
“德國醫生和細菌學家羅伯�1�7科赫,因為“對細菌學的發展“的傑出貢獻而獲得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我對這個領域並不是很瞭解,無法做出恰當的評價,不過我的同事向我大致描述了他的重要研究成果,即闡明瞭特定細菌會引起特定的疾病,他是以舉世矚目的開拓性成績,問心無愧地捧走了這個獎項的。;
“得到化學家的是拜耳,想來揚克你也聽過這個名字
看到這裡,孫元起不覺微微失笑:如果是二十一世紀,在中國提到“德國拜耳“估計很多人想到的是全球製藥巨頭、《財富》世界500強企業之一的德國拜耳集團:可能只有知道一些科學知識的,才會想起這是一位使世界變得五彩繽紛、色彩斑潤的傑出化學家。需要注意的是,化學家拜耳(baeyen)和拜耳公司(bayen),除了都是德國的、中文譯名一樣,此外再也沒有半毛錢關係。
提到拜耳,就不能不提到他的老師和徒子徒孫們,因為這是科學史上最具有傳奇色彩的佳話:他的老師,就是在夢中發現了笨環結構的凱庫勒,凱庫勒的名字隨著這個故事幾乎變得家喻戶曉。而他的學生費雪,在�1�7年就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比拜耳還早三年!費雪的學生瓦爾堡,在1931年獲得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瓦爾堡的學生克雷希斯,又獲得了1953年的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
盧瑟福的信中寫道,“這位傑出的化學家,最先發現了靛青、天藍、緋紅三種現代基本染素的性質與分子結構,而他研究和合成的各種有機染料與芳香劑,使世界上的婦女們能打扮得比以往更漂亮、更動人。從這一方面來說,他得到這個獎項,也是理所應當。只是他的成績偏重於應用,若從長遠角度來說,無疑你的理論更加重要!
“相對而言,今年的物理學獎就有些遜色了,因為它的獲得者是德國基爾大學的勒納德,以表彰他在陰極射線方面所作的工作。評獎委員會認為,勒納在1898年發表的《關於陰極射線的靜電特性》,率先認定陰極射線由帶負電的粒子組成的,所以擁有這一發現的優先權。事實上呢?揚克你發表的《鈾、撲、鋒輻射射線的實驗研究》、《關於原子結構的實驗與猜想》,可是也在1898年。況且,你的論文內容更加豐富詳實,論斷更加精準可靠。只要是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