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顧松也不是白要這些。
他交的一部分學費,是源源不斷的訂單,是一個個合作研究課題的研發經費撥付,也包括他「共享出來」的人工智慧、量子計算在航天領域的應用。
低配版。
畢竟完全體,其實在他腦子裡。
氣氛是其樂融融的。
顧松其實也沒有閒著,他也在根據現在的總裝測試流程,進行著未來燧石島運轉體系的最佳化。
從無人製造工廠裡,生產出來的零件和構件,最終也需要到總裝測試車間,由一部分人工參與完成最後環節。
既有在總裝測試車間裡完成組裝再轉運的,也有透過綜合發射塔架裡原地組裝原地發射的。
這裡面有一些技術,連現在的華國官方都沒能完善。
在過去這三年裡,燧石島的建設還很初級,燧石航天的發射任務都是委託進行的,因此顧松也還沒有專門花時間去完善這些環節。
但燧石島也快要進入火力全開的狀態了。
這就是顧松必須花這麼多時間,呆在這裡的原因。
雙方的合作進行了這麼多次,一切對接都很順暢。雖然明知道燧石航天的衛星,會有很高的技術含量甚至藏著一些秘密,但昌西衛星發射中心這邊的人畢竟只負責發射,又不負責衛星設計。
他們根據燧石航天提供的引數完成了測試,就完成了總裝,火箭轉運到發射塔架,開始加註燃料。
這次發射不同以往,就連顧松也非常緊張。
畢竟那顆65噸的衛星裡,藏著一個微型聚變發生器。
在黑科技百科全書裡,這樣的玩意不是最高階的,但是最適宜現在計劃的。
但他也是顧松現在鼓搗出來,對現實最有衝擊力的東西了。
而顧鬆緊張的,除了它能不能順利被發射升空,還包括它將來抵達月背之後,能不能成功點燃。
現在,先緊張第一步吧。
火箭發射並不是百分百成功,以前的發射,顧松可以雲淡風輕,是因為要送上天的東西還沒這麼關鍵。
站在發射大廳裡,顧松凝重的神情落在葉子恆眼中,就印證了自己之前的猜測。
連續的發射失敗,讓顧松心裡憋著一股氣。
事不過三,要是這次發射還不能完全成功,真不知道他後面會怎麼調整自己的航天計劃。
昌西衛星發射中心的團隊也很緊張。
接近最大載荷,這次的火箭發射對各個環節的容錯要求就更高了。
一丁點的失誤都不能有。
不會有更多的燃料去調整姿態和軌道。
位於火箭最頂端的載荷質量那麼大,重心移高,對火箭姿態的要求就需要更精確。
那麼火箭的初始姿態、每一個發動機點火的時間、噴發產生的推力大小和角度,都不能出錯。
昌西衛星發射中心的領導陪同在發射指揮大廳,也默默期望一切順利。
隨著發射視窗時間的到來,火箭發動機也終於準時點火。
這個構件只是送到地球同步轉移軌道,成功與否很快就會見分曉。
火箭發動機噴發的尾焰非常壯觀,火力全開的火箭向高空爬升的時候,有一種奇異的力量美感。
顧松的雙眼閃動著光芒,心裡卻想起了何安志正在研製的燭龍2號火箭。
設計運力強悍無匹,近地軌道運載能力1325噸,同步軌道688噸,月球軌道55噸!
當它起飛的時候,會有多壯觀?
這是突破人類運載火箭運力記錄的最大傢伙,超過當年登月計劃的土星五號!
在顧松的遐思當中,發射指揮中心裡的聲聲匯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