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77章 【鎮北侯】

自己沒被冊封太子,項南並未怎樣難過,反而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 他隨後留言給柴牧,讓他派人盯緊李釅。 因為李釅最近剛從兵部調去了戶部,而這件事很不簡單。 李釅在兵部是侍郎,又在丹蚩立過戰功,按理說高升一步都有可能。 但是他卻自請調入戶部,做一個小小的主事。 自己貶黜自己。當中若無貓膩,鬼才肯信。 項南就知道,李釅之所以調去戶部,主要是為李承鄴撈銀子去得。 李承鄴籠絡老臣、培養死士、養望天下,無一不是要花錢的,而且花得還不是小錢。 但以他太子的薪俸,要做這些事,自然是捉襟見肘。 所以,他便將主意打到了戶部。將李釅調入戶部,正是藉機撈錢。 就像康熙年間,九龍奪嫡一樣。 太子爺、八王爺、九王爺、十王爺,都曾大肆招攬門生,扶植貪官搜刮錢財,為奪嫡所用。 …… 項南隨後又去見了高於明。 “舅公,最近西境,丹蚩餘黨作亂。父皇有意在朝中,挑選一名得力的干將為鎮北侯,帶兵鎮守丹蚩。”他笑著向高於明道,“我認為高顯表舅長年駐守西境,以他在西境的威望,定能收服丹蚩餘黨,明日在朝堂之上,我會向父皇力薦高顯表舅。” 高於明微微一笑,“其實誰去鎮守丹蚩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翊王一定不能去!” 項南點了點頭,“多謝舅公提醒。” 若他做了鎮北侯,離了京城這個權力中心,以後想要再回來可就不容易了。 而鎮北侯鎮守一方,看似如土皇帝一般,但其實權力還是來自上面。 一旦李賾病故,李承鄴繼位,輕飄飄的一紙聖旨,就能將他這鎮北侯遞解進京,下獄問斬。 即便他起兵造反,到時候,他一介豊朝皇子,又能調動多少西境人,又能與豊朝大軍打多少勝仗。 歷史上,雖然匈奴、突厥、回鶻、鮮卑、吐蕃、契丹、柔然、沙陀等屢屢犯邊,但能佔領中原的,真的寥寥無幾。大部分都是一時得利,然後很快就會被逐出。 因此,就算沒有高於明提醒,項南也不會去做鎮北侯。 “翊王是聰明人,如今太子之位已定,唯有明哲保身,蟄伏不動,才能夠厚積薄發。”高於明又道。 項南點了點頭。 …… 隨後,高坤又向項南講了李釅的事。 “翊王,最近李釅從戶部申請了一批銀子,要修鑄萬佛寺銅像,我覺得此事有些蹊蹺。”他說道。 “這修鑄銅像,不是您戶部的差事嗎?他李釅為什麼要插手啊?”項南奇道。 不過他其實清楚,李釅之所以插手鑄佛一事,其實是有意貪墨鑄佛的錢。 “前段時間,李釅託忠王的面子調來了戶部,剛一進戶部,忠王便跟我攀起了交情,要我把監管鑄造銅像的事交給李釅。忠王身為皇親,又是長輩,親自登門拜訪,我……我豈能不答應?”高坤解釋道。 “那依二表舅的意思,他李釅會在其中,做什麼文章?”項南開口問道。 “我身為戶部尚書,雖然有所懷疑,可是自己人查自己人,身份多有不便,翊王不如好好查一查,看看這李釅到底想要做什麼?”高坤推諉道。 項南知道,他是故意撇清自己。 其實,以高坤戶部尚書的身份,查李釅一個戶部主事,是名正言順的事情。但是他卻將此事推給自己。 項南知道,他的目的有兩個。 一來是為了考驗自己。畢竟他將來要當太子,能力不夠是不行的; 二來是為了撇清他自己。高相和忠王本就是對頭,因為由他去查,倒好像是故意陷害,借黨爭來清除異己。 這會引起皇帝的忌憚,而讓項南去查就不會。 “承鄞知道了。”項南點點頭。 …… 轉過天來,上朝論政。 “丹蚩一戰,鐵達爾雖被斬首,但這幾個月以來,各個貴族之間紛爭不斷,常有流寇騷擾豊朝、朔博、西州三國邊境。 朕決定在我朝之中,選一位熟知西境地形、瞭解當地風俗人情、並能帶兵之人,封其為鎮北侯,去治理丹蚩,諸位愛卿可有推薦的人選啊?”李賾開口說道。 項南一聽,精神一凜。 知道皇帝其實是想讓他鎮守丹蚩。 他曾在找到過丹蚩王帳,顯然是熟知西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