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片刻,正門開啟,清晨陽光萬道,照了進來。
背後有人唱道:“天子駕到——!禮!”
考生們忙紛紛起身,跪伏在地,齊聲道:“陛下萬歲!”
李衍秋皇袍飄揚,從當中走過,帶起一陣風,上了殿中龍位,雲淡風輕地說:“平身。”
“謝陛下——”
考生們這才各自起身,坐在案几後。
李衍秋目光掃過考場,最後落在段嶺臉上,漫不經心道:“開試。”
內閣大學士展開一張紙,當眾誦道:
“朕曾聞,天下大治淵於道,治於德……”
殿內鴉雀無聲,眾考生屏息聽著。
“……然則,堂有危梁,野有餓殍,疆有刀荒……”
段嶺瞬間一顆心提到了嗓子眼,突然明白了李衍秋的心情,他的悲哀正在這道殿試題中,呼之欲出。
“……聞是,俱陳之,勿應諱,欽此。”
殿中落針可聞,太監又唱道:“恭送天子——”
考生們再次起身,跪拜,口稱萬歲,李衍秋便就此離去,內閣大學士方讓人平身,眾生開始答題。
李衍秋的題目意思是,如今內憂外患,自己已傾盡全力,卻不知問題出在何處,大陳風雨飄搖,廟堂將傾,世間百姓面有菜色,北方又有胡虜頻繁進犯,誰能救朕?誰能救大陳?須得盡力作答,不可諱言。
大學士離開後,彷彿有人想說話,殿內突然有人開口,卻是鄭彥。
“各位我大陳未來的中流砥柱。”鄭彥誠懇道,“答卷時請莫要議論,否則殿試當場血濺五步,我們也不好朝陛下交代。”
段嶺“噗”的一聲笑了出來,取過一張紙,提筆蘸墨,開始作答,寫下第一行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大陳的問題,歸根結底,一是國土的問題,二是土地的問題。上梓之盟辱難多年,北方胡族頻繁進犯,幾乎已將大陳掏空。南方積弊已舊,百姓失去土地,顛沛流離,階級分化,貧富懸殊,田產須得重新分配,攘外安內乃是當務之急……
時間飛速過去,段嶺起初想將會試時自己的第一份答卷再複述一次,後來認真想過,反而從兩年前的上京之戰開始說起。
父親為什麼會死?是誰殺了他?
如果先帝還在,今天又是如何一番局面?
在這兩年中,段嶺學到了太多,甚至連父親的反對者的論調,也可以平常心視之,打了這麼多年仗,軍隊源源不絕地送去北方與外族交戰,曠日持久,打了遼,又來了元,他看到了父親的豐功偉業,且對他的崇拜之情未有絲毫改變。
但他也看到了一路上中原百姓的饑荒、西川的國力虧空,與江州計程車族態度。
大陳需要像父親那樣的人,也需要另一個人,來維繫這架日久失修的馬車,令它不要再在任何衝擊之下散架。
段嶺開始懂了當年李漸鴻對自己寄予的期望,他叫自己為“陛下”,不是一句玩笑話,他是他黑暗裡的一盞燈,是他渡過茫茫長河的那艘船。父親此生只能打仗,那是他的職責他的宿命,至死方休。
而自己的職責,就在這裡,在紙上。
“你總是看著他做什麼?”武獨的聲音突然從西北角響起。
考生全部一頓,段嶺一怔,沒有人應答,也不知道武獨說的是誰。
“再看他一眼。”武獨的聲音在寂靜的殿內迴盪,“莫要怪我拔劍了。”
所有人心臟狂跳,不知道會不會真的出現鄭彥口中的“血濺五步”,等了一會兒,武獨不再說話,眾人方繼續答卷。
☆、第122章 積怨
又片刻,四大刺客開始巡邏,各選了一條道,在案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