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明珠和索額圖一前一後宣佈推遲宴會之後,江晨度過了難得清靜的三天,誰敢跟他來往?同時得罪明相和索相的勇士,那些前些天來攀關係的都不見了。倒是那幾個同樣收到兩家帖子的考生,寫了幾封信與江晨探討學問。 江晨則表現得怡然自樂,沒有外界喧鬧,他在書房清靜的讀書、趁著有時間還陪江母禮佛,江母年輕時不信這些,後來受李老夫人的影響,也時時供奉。 江母不求功名利祿,只憂心一對兒女的平安,江晨前途順遂,不必憂心;對於大女兒,只能將她的生辰八字放在佛前,祈求諸天神佛保佑。 江晨學儒,對鬼神之事,是敬而遠之的,可為了江母安心,他也一同抄寫佛經供奉。他心中只求江母身體健康,能與長姊一家團聚,告慰江父在天之靈。 而那邊一眾讀卷官已經將全部的考卷評定完畢,讀卷官擬定前十名的試卷呈給康熙欽定。 清晨,康熙仔細閱讀前十名的試卷,說道:“諸卿辛苦,為國選材,實屬不易,此十人才學文章皆無可挑剔,實屬各位之功啊!朕慎觀之,點鑲藍旗江晨為狀元......” 眾讀卷官行禮謝過皇上讚譽。康熙命讀卷官拆開彌封,用硃筆填寫狀元、榜眼、探花,再書二甲七名。 至於十名之後的卷子,由讀卷官在內閣拆開彌封,依閱卷時所排的名次,在卷面書第二甲、第三甲及第幾名字樣。最後,按名次填榜,稱為“金榜”,只待到傳臚日張掛於紫禁城門外。 第二天便是傳臚日,典禮就在考試的太和殿舉行,傳臚即是唱名,從狀元起到最後一名同進士止。傳臚之後,康熙頒佈旨意,第一甲第一名(狀元)江晨授翰林院修撰,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編修。 然後康熙不按常理出牌,在三人謝恩後,點江晨出列,問答了一番,“朕該叫你江狀元、江六元還是江修撰?” 康熙語氣調笑,可江晨卻不敢隨意回答,他謹慎說道:“奴才承蒙皇恩得授官職,不敢以往日之事自傲,只求日後兢兢業業不負聖恩。” 康熙見江晨額角有了汗水,心知這是嚇到了,可江晨的回答確實令康熙滿意。江晨不因六元及第的成就自滿自傲,而是希望能踏實做事,不負康熙的期望,回話回得確實好。 於是康熙想著自己看到的資料,問江晨:“江修撰年齡幾何?” “奴才十九。” “那要明年才行冠禮?” “是。” “那就是還沒取字?朕聽聞你年幼喪父,師從李卿,如今苦盡甘來,朕便替李卿為你取字如何?” 這個餡餅太大,砸得江晨頭暈目眩,只能叩謝聖恩。 康熙也不弔著江晨,思索一番,說:“你年紀輕輕便能在學業上有所成就,那就取‘望軒’二字,希望你能在事業上也有所建設!” 江晨再次謝恩,康熙見時間也不早了,便示意繼續進行典禮。狀元(江晨)於傳臚之後率諸進士觀榜,然後榜眼、探花先送狀元歸第,探花再送榜眼歸第,然後自歸。 這一屆狀元眾人心中都有定數,可真的親眼看到金榜展開,最上頭寫著的,狀元——江晨,心中仍覺得不像人間事。這一路走來,南北之爭、滿漢之爭,再加上前幾天的索明之爭,讓眾人都忘記了六元及第是個多麼了不起的成就。 同樣有狀元之才的前三名,倒沒有什麼嫉妒之感,能跟這樣的人一同上榜,實在榮幸啊!古往今來,有多少位狀元,有多少能被人記住的?可江晨不一樣,他註定會被記錄在史書上了,這個還是要嫉妒一下的。 江晨率先歸第,他身後眾人五花八門的眼光差點將他的背戳穿,可江晨連跟康熙對答都不出錯,哪還會害怕這些目光。他利落的上了馬,開始狀元遊街了! 一路敲鑼打鼓,誰不想見見六元及第的風采呢?而且京城裡非富即貴,以往的狀元不是太老了,就是南方來的漢人。各家的格格小姐也就不在意,可這一次,六元及第、十九歲、鑲藍旗,哪家有適齡的姑娘,不蠢蠢欲動啊! 有訊息靈通的,早打聽好了,江晨沒有定親,江母也不刻薄,唯一能對江晨婚事有決定權的李光地還是個漢人,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