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下官發現,如浙江一般,江西的墾荒由於虜廷的考成,也往往會出現將荒田當做熟田強徵稅賦的現象,反倒是本末倒置,加大了百姓的負擔。”
滿清入關以來,民生凋敝,土地大面積拋荒。這樣的局面,墾荒便是恢復生產的積極政策,但是為了滿足龐大的軍費開支以及八旗在物質上的巨大需求,滿清在此事上表現得很是急功近利。
順治六年“始定州縣以上官以勸墾為考成,以勸墾之多寡為優劣,道府以督催之勤惰為殿最。”
這樣一來,面對考成的巨大壓力,各地的官府就玩出了“數字化”熟田的把戲。即謊稱荒田為熟田,在上報了完成考成的數字後,繼而將那些紙面上的熟田所需要交納的稅賦分攤給普通百姓,直接導致了百姓在巨大的稅賦壓力前只得放棄土地,變成了流民,當是本末倒置這四個字。
“所以下官以為,墾荒當以穩定為首,切忌急功近利,以防類似事件的發生。”
不光是沒有要求加大針對民戶的墾荒力度,反倒是要求穩定為上,這個文官顯然是早就把這裡面的事情想明白了。此言一出,文官方面避免了考成壓力,軍隊這邊也不用擔心墾荒和分地之間的矛盾,在這兩方面都得到了加分。
陳文與王江對視了一眼,隨即王江便對那文官說道:“徐參議言之有理,此事確不可操切。”
南昌府負責屯田的同知徐梅文來自於嘉興府平湖縣,此前一直在金華的知府衙門裡做事,伴隨著浙江明軍的拓土,一步步升遷至今。長期負責屯田,使得他對滿清屯田的弊病,以及墾荒和分地之間的矛盾知之甚詳,由此便得了這第一分。
眼見著徐梅文的意見得到採納,其他文官自也是躍躍欲試,接下來,王江便點了一個在布政使司衙門中負責稅賦徵收的文官。
“榮參議,你有什麼要說的?”
“回稟大王,回稟王巡撫,下官查閱記錄,虜廷於江西一省田賦為銀一百七十二萬六千九百七十兩,米九十萬七百五十三石有奇,乃是按照萬曆年間的舊例徵收的。”
這件事情,很多人都知道,這個名叫榮虔的布政使參議當初在文官訓練班時就是以精於數算出名的,如果光是稅賦數字,卻也不值得他出口,想來也是定有後話的。
果不其然,喘了口氣,榮虔便繼續說道:“除此之外,如浙江一般,韃子對江西的遼餉也沒有完全停徵……”
第一百一十四章 江西(中)
所謂遼餉,乃是建州叛亂爆發後為鎮壓叛亂而加派的稅賦。遼餉始於萬四十六年,在萬年間經過了三次加派,最終達到了九厘,而崇禎朝的一分二厘,則是崇禎四年才開始的。
滿清入關之初,多爾袞曾大義凜然地指責明朝三餉:“前朝弊政厲民最甚者,莫如加派遼餉,以致民窮盜起,而復加剿餉,再為各邊抽練,而後加練餉。惟此三餉,數倍正供,苦累小民,剔脂刮髓。”同時為爭取民心,更是聲稱“自順治元年為始,凡正額之外,一切加派,如遼餉、剿餉、練餉及召買米豆盡行蠲免。”
免除加派,於百姓總是好的,但事實上,這蠲免“三餉”的諭旨並未嚴格加以貫徹。
順治六年,江西巡按王志佐曾在上疏中提及滿清號稱要徹底免除三餉加派,結果等江西布政使司衙門上報時,清廷的回答卻改成了稅賦按照萬朝舊例收取,所以萬朝的遼餉那先後三次加派出來的九厘銀就不免了,只免除天啟和崇禎兩朝的加派。
這件事情很清楚的說明了,為後人視為清初“德政”的減免晚明加派,實際上只是徒有虛名而已。
除此之外,多爾袞邊外築城加派九省額外錢糧兩百五十餘萬兩、順治親政命抵額糧,及順治末一度加徵練餉、明史學家顧誠在《南明史》中也指出“順治十八年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