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閹�背梢桓魷咚鰲⒂賞罰�ヌ致劭蒲А⑸緇帷⑽幕�確矯嫻奈侍狻U庋�顧閌遣淮淼摹�
更有一些關於科幻的言論,發言者本身既不寫科幻,也不讀科幻,卻對科幻說三道四,侃侃而談。我想,即使一個人從不寫科幻小說,但至少要讀上百篇科幻作品,看過幾十部科幻電影,才能對科幻有點發言權吧。科幻迷中有許多人都能夠達到這個接觸面。如果連這個數量都達不到,那麼在科幻這個具體的領域裡,就不好稱為“專家”了。
實際上,出現這些外行言論,也是源於輿論界的一個非常不好的作法。某些媒體經常拿“專家”兩字抬高報導的價值:“專家”稱這個,“專家”認為那樣”……。其實,他們經常請物理學家談生物,請生物學家談教育,請教育專家談文學,請文學家談環境保護。許多被請來談科幻的“專家”,都是貨真價實的大學教授、博士、甚至院士,政協委員,但媒體從不說明他們是不是科幻方面的專家。
二是一定要專業地談科幻。科幻迷談科幻的文章已經有很多了。但如果想對科幻進行專門研究的話,那麼一定要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在相關的專業體系範圍內進行。比如,研究科幻文學,一定要運用文學理論,研究科幻電影,一定要運用電影理論。看過上千篇科幻小說,數百部科幻電影的科幻迷大有人在。但想要成為研究家,還必須學習相關的專業知識才行。
中國的科幻研究一直保持在低水平上,很大程度是不重視這些專業性。科幻迷有閱讀量,科幻作家有實踐經驗,但這都代替不了專業知識的掌握與運用。
其次,不管什麼研究,一定要建立在大量收集資料的前提下。最起碼,收集資料可以保證你知道前人在這個領域作了什麼。這是任何研究工作的前提。許多人,特別是一些青年學生把個人觀點看得很重要。他們認為,自己在文章中提到一個驚人的觀點,這就足夠了。但至少在他們討論科幻的那些文章中提到的觀點,沒有哪一個是驚人的,是新穎的,以前都有人提過。只是他們沒有看到罷了。
從受眾的角度也是這樣,你的文章只提你的觀念,讀者會認為,這有什麼了不起,我還有更了不起的觀念呢!但如果你的文章提供了諸多資料,即使你的觀念不正確,或者過時,或者不新穎,但就是因為那些資料的價值,它也會流傳下去。
另外,資料收集得多,看得多,許多規律性的東西自然就出現在你面前。科學研究是笨功夫、苦功夫,科學家中出現愛因斯坦的機率,和買彩票出現大獎的機率差不多。所以你要進行任何研究,先下苦功夫吧,別盼望著自己是愛因斯坦,先認定自己是一名普通的研究人員。
科學研究如此,科幻研究蓋莫能外,至少我個人的經驗是這樣。經常有人問我研究經驗是什麼,我的回答就是賣苦力。粗略統計一下,我自己看過的科幻電影超過四百部,讀過的科幻小說,長、中、短篇加在一起,已經過了一千種。除了這些,還要看文學理論、科學哲學、科技史,以及許多相關專業的書。看這麼多書就夠了嗎?越看越覺得不夠!
再次,科幻研究者一定不要封閉自己,要和外界多交流。尤其是中文專業,科學哲學、科學社會學和科技史專業,是對科幻研究幫助最大的學科。有關的專家學者裡,也有相當一批關注科幻文藝。致力於研究科幻的朋友,應該多學習一下這些專業知識,能夠保證你不露怯。象“凡爾納發明潛艇”、“克拉克構想天梯”等謬論一直在科幻圈裡流傳,就是因為沒有科技史的知識,不知道這些發明和創意是誰最先提出來的。
然後,科幻研究者更要走出去,和這些專家們交流。坦率地講,這是整個中國科幻圈都作得很不夠的地方。其中,自卑心理尤其重要。科幻作家沒有學術頭銜,是“江湖人士”,屬於“野路子”。和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