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1章 小麥脫粒

吃完早飯,趁著清晨的涼爽,大家沒有多休息就趕快進入麥地,開始了割麥子,都想著趁著涼快多幹點,回頭天熱了能多休息一會兒。

一個上午割下來,就是隊上的壯勞力都不免有點腰痠,何況這些知青呢,蕭晴覺得自己的腰都要沒有直覺了,伸直的時候都咔吧咔吧的響,使勁的用手握拳在後面敲了幾下,緩解一下腰部的酸澀。

一個上午小隊長來巡查了幾次,把那四個不幹活的新知青罵了個狗血噴頭,幾個人也有羞恥心,雖然不情願,還是慢慢的開始幹起來。

當然小隊長一走開幾個人就又恢復了偷懶的狀態,慢慢的摸魚就是不幹活。

中午吃飯的時候,蕭晴三個人沒有去地頭,就直接割了一片小麥,稍微把幾捆小麥摞到一起,形成了一片陰涼,三個人拿著麥稈鋪到地上,直接做到陰涼裡面,拿出午飯吃起來。

當然還有蕭晴一直放到陰涼裡面的瓦罐,雖然沒有辦法把綠豆湯弄涼,但是喝上一碗甜滋滋的常溫綠豆湯感覺還是很不錯的。

吃完飯,他們才找了一個樹蔭,墊上了一些小麥杆,然後坐在地上靠著大樹,稍微休息了一會兒,中午太陽實在太曬了,大家都不怎麼想動。

隊上連著割了三天小麥後,麥場上已經放不下了,要把前天割的已經徹底乾的小麥脫粒晾曬了。

脫粒的時候,先把捆好的小麥弄散,然後厚厚的一層鋪到整個麥場,然後用騾子拉著碌碡一圈一圈的在上面壓,俗稱叫做“壓場”。

壓場前要先把麥場上的去年沒用完的麥秸挪走,把地方都騰出來。然後用鋤頭把整個地面細細的刮一遍,把地剷平,然後用水瓢,均勻地灑上一遍水,撒上麥糠,然後用碌碡先壓幾遍,直到壓平碾光為止。

為了防止開裂,第二天晾曬一天後,要再次灑水、撒糠、碾壓,重複三到四次,才能把麥場弄好。

有條件通電的大隊還會拉上線,裝上電燈,連夜打麥場,打麥場是很多七零和八零後孩子們小時候的回憶,那會麥場是他們的樂園。

割好的麥子就會拉到弄好的麥場,然後一堆一堆的碼好成麥垛,像一個個等待閱兵計程車兵,整整齊齊的排列著。一個人在下面用叉子往上扔,一個人在上面垛麥垛,然後還會互相排比看誰家的麥垛堆的好,誰家麥垛堆的差。

麥場在陽光的照耀下,猶如一塊兒金色的地毯,散發著淡淡的麥香,讓人陶醉。

從把麥子垛到麥場開始,每天麥場就需要留人看守了,白天晚上都要有人,現在大隊還沒有通電,所以晚上就會掛上一些馬燈(燒煤油)在麥場照亮,像是一顆掛在天上的星星,閃閃發光。

為了方便大家晚上繼續壓場,這麼多麥子收上來,可不能就這樣放到麥場裡面,晚上要加班加點的壓場,儘快的把麥粒脫出來,晾曬後送檢倉庫才算完。

如果不加班加點的壓場,萬一遇到下雨,麥子來不及脫粒,無法收起來,可能一下子就都發芽了,

所以大家白天割麥子,晚上就分批加班壓場,白天天氣好的時候還要曬麥子。還要隨時注意天氣,下雨前要把曬著的麥子收好裝到袋子裡送進糧倉。

麥子壓場之後還有揚場,用碌碡壓過之後,麥粒就從麥秸上脫落下來了,然後用叉子把麥秸都挑開,剩下的就是麥粒和麥芒了,需要用簸箕裝起來,然後順著風向揚出去,這樣麥粒就落到地上,麥芒會被風吹走。

剩下的還有些雜質,就需要過篩了,把麥粒放到篩子裡面,用力搖晃,會把麥粒落下去,其他的麥秸和麥芒就留下。

透過揚場、過篩、用簸箕簸等等一系列的動作,最後就能收穫比較純粹的麥粒了,這些麥粒再經過晾曬,然後就可以裝袋放入糧倉了。

蕭晴和林峰、楚煦他們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