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桂香飄殘,菊影婆娑。在這個丹桂與秋菊爭芳的季節,一個令人意外的訊息在雲州城中悄然流傳。
作為蘇家的元老戰將,張嘯因鎮守錦城有功,不僅獲得重金賞賜,還被賜予一把天威劍作為榮譽的象徵。這把寶劍通體寒光凜冽,劍身修長,劍柄鑲嵌明珠寶石,劍鞘上雕刻著九龍戲珠的精美圖案,一看便知是難得的寶物。當他在軍中亮出這把天威劍時,鋒芒畢露的劍氣讓眾將士驚歎不已。有人暗中揣測這位老將軍究竟立下了何等功勞,能得此殊榮;有人則暗暗盤算該如何討好這位新貴。一時間,錦城軍營中暗流湧動,議論紛紛。
這把天威劍的出現,不僅讓元老系的文臣武將安下心來,也讓眾多將領羨慕不已。有趣的是,不同的人看到這把劍時,反應也大不相同。有經驗老到的將領一眼就認出這是出自名匠之手,暗自感嘆其價值連城;也有年輕將領只顧著欣賞其外表的華美,卻不知其真正的珍貴之處。
而在雲州軍橫掃千軍、攻城略地之際,大陸各大帝國也有所耳聞,但反應卻大相徑庭。商國聞訊後立即派出使者前來示好,使者團中不乏能言善辯之人,言辭間既表達了對雲州軍戰功的敬佩,又暗示了結盟的意願。新國則一反常態地保持著詭異的沉默,這種反常的態度反而讓人不安。周國表面上漠不關心,實則暗中加緊了邊境的防務,甚至悄悄調動了精銳部隊。
其中反應最為強烈的要數老鄰居大燕帝國。大燕朝堂之上,爭論一時沸騰。主戰派認為此乃天賜良機,趁著雲州軍主力遠征,正是出兵的好時機;主和派則極力反對,認為此時節外生枝實屬不智。一時間,朝野上下意見不一,紛爭不斷。然而就在他們還在爭論要不要趁機渾水摸魚之時,戰事已然落幕,那些野心勃勃的大燕朝臣也只得悻悻作罷。
三天後的一個金秋午後,一個意外的請帖送到了蘇府。麗秋院當家行首顧盼盼的貼身侍女妙玉親自前來送信,恰逢蘇大少在後園賞菊。秋日的陽光透過梧桐樹葉灑落一地斑駁,遠處的菊花在風中輕輕搖曳,暗香浮動。
當妙玉道明自家小姐的真實身份時,蘇大少正慢條斯理地品著一盞碧螺春。聽聞此言,他手中的青瓷茶盞微微一頓,茶水晃動間泛起陣陣漣漪。他眼前不自覺浮現出那日雨中邂逅的場景——她淋溼的青絲、滴水的裙襬、那雙溼漉漉的眼眸中流露出的複雜神色,還有那一刻不經意間的親密接觸,都讓他至今難忘。
那時的情形歷歷在目:她的衣衫被雨水打溼,玲瓏有致的身段若隱若現,那抹若有似無的體香縈繞鼻間。當他伸手扶住她時,掌心傳來的柔軟觸感,還有她那輕輕的驚呼聲,都深深印在了他的記憶中。
而此刻得知她竟是陸忘機的關門弟子,這讓他不禁陷入沉思。細細品味這其中的深意——既然妙玉敢如此坦白,顯然是得到了陸忘機的授意,這無疑是在向蘇家釋放善意。想到這裡,蘇大少嘴角勾起一抹若有似無的笑意,既有幾分恍然,又帶著幾分玩味。
他放下手中的茶盞,輕輕摩挲著杯沿,彷彿在回味那日觸碰到她皓腕時的柔滑觸感。良久,他才緩緩開口應允赴宴。妙玉見他神色莫測,不敢多言,福身行禮後悄然退下。
深諳陸忘機用意的蘇大少,赴宴時有意只帶了右軍師秦相維以及十名鐵衛。至於老爹究竟暗中派了多少人保護,恐怕連城中的飛鳥也數不清。畢竟玄武門在江湖上的名聲向來不怎麼好聽,這般謹慎,倒也不失為明智之舉。
宴會安排在顧盼盼的閣樓之中。秋日的陽光透過雕花窗欞灑落進來,在地上描繪出一片斑駁的光影。廳內陳設雅緻,牆上掛著幾幅山水畫,窗外一株桂花樹正值盛開,馥郁的香氣隨風飄入,與室內的檀香交織在一起,平添了幾分曖昧的氣息。
陸忘機居首,一身利落的黑色勁裝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