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約翰·麥克米倫。”
穀物公司的巨頭,此時還只是美國中西部大平原的強者之一。
在這個時期,中西部大平原除了嘉吉,還有眾多依靠大規模種植穀物的企業和個人。
但杜魯門看到嘉吉就感到震驚,原因只有一個:在原本的歷史中,這家公司吞併了一切。
“我是杜魯門·摩根。”
說實話,第一印象並不特別強烈。
他溫和的語氣,典型的企業家模樣,讓人很難將他與穀物巨頭的老闆聯絡起來。
但從商業角度看,他身上有種幹練的氣質,讓人有些敬畏。
“你好,杜魯門董事。一直想見你。聽亞瑟說你手段高超。我就長話短說,我的來意很簡單。”
“嘩啦”,麥克米倫把一把散開的米粒撒在桌上。
“你知道這是什麼嗎?”
“是米。”
“對,這是中國的米粒。我在香港待了半年,學習了中國的農耕技術,還大量獲取了稻種。華南平原就像美國中西部大平原一樣,有大片的耕地。”
以長江為界,一直到南部的南海附近,中國的南部地區,大致就是華南平原,這裡產出了中國大部分的水稻。
光是聽到 “中國” 這個詞,就能感覺到潛力。
下定決心進行大規模種植的話,就算比不上美國,也能產出大量的稻米,足以讓人垂涎。
“啪”,《讀賣新聞》報道:[農林商務部發布:“倭國的大米今年足夠維持,但必須嚴禁過度浪費。囤積大米是最高的美德。”]
“聽說倭國大米短缺。雖然倭國農林商務大臣代理透過媒體每天宣稱大米充足,但我可沒那麼天真,不會被這種報道騙到。”
“所以你想說什麼?”
麥克米倫一直在繞圈子說話。
他了解中國的農法,熟悉中國的環境,知道倭國大米短缺,還知道杜魯門掌控著菲律賓公司這樣的壟斷貿易公司。
那又怎樣呢?
“我想涉足遠東的大米產業。我猜你可能想把菲律賓公司的法人國籍更改,對吧?”
“對,沒錯。”
確實如此,杜魯門一直打算更改菲律賓公司的法人國籍,畢竟現在菲律賓公司的國籍是美國。
麥克米倫用溫和的聲音說出了答案。
“如果你想改成倭國籍,大概會和三井物產合併吧。這樣能享受法人稅優惠。我猜你是打算把菲律賓公司編入三井物產旗下的某個事業部。”
麥克米倫把米粒一把掃到手裡。
“間接或直接壟斷了東南亞80大米貿易的菲律賓公司,倭國貿易界的最強者三井物產,要是我們嘉吉能和你們聯合,我想這將產生最大的協同效應。”
哦,杜魯門明白了。
這個長得像個狡猾的老狐狸的傢伙,心裡打的如意算盤杜魯門算是看出來了。
這就是嘉吉在20世紀展現出的瘋狂價格策略。
麥克米倫撓了撓下巴。
“看了中國的水稻種植,我覺得在加利福尼亞州、阿肯色州、密西西比州也能實現大規模收穫。雖然需要定製專門用於水稻種植的機械,但這似乎不是問題。”
“麥克米倫先生,咱們直說重點吧。我沒那麼天真,你話裡的要點我還是能抓住的。”
“嗯。”
麥克米倫用深邃的目光看著杜魯門。
“首先,我們三家合作,降低東亞地區水稻產業的自給自足能力。”
壟斷,麥克米倫理解 “糧食霸權” 這個詞的含義,他清楚要想穩固壟斷地位需要做什麼。
這次杜魯門接過話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