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58部分

時“反正”,他們依然是高官得做,家財得保。就如同當年周瑜對孫權所說的一樣:眾臣子皆可降。

至於朱家王朝,誰又能管得了這麼多呢?反而是現在如果一心主戰,出頭太狠的話,萬一惹惱了汝寧的那位吳鄙夫,那可就萬事皆休了。做官也得和做人一樣,還是留一條後路吧!

第四、汝寧軍還是在與南明的前線,駐防著一定的軍隊的,弘光君臣並沒把握一舉擊敗之,所以不敢輕舉妄動。

現在在湖廣、河南以及山東地方,有著周巡、張彪所率領的熊捶鎮和地方部隊近三萬;有著在汝寧、歸德留守的,薛強率領的汝寧軍留守部隊一個協、新兵二萬、內務司士兵二千、工坊司民兵七千多,共計三萬六千餘人;在山東,有著熊正恩、遲明率領的,大平軍新編的兩個鎮,再加上劉澤清遺留下來的魯軍部隊一萬六千餘人,共計四萬五千人馬。這樣的實力,其實已經不弱於南明所掌握的部隊了。

第五、別看黃得功、劉良佐、高傑、左良玉等人手中還有不少部隊,但他們都是新敗之將,手中也是屢敗之師。再加上他們的部隊中有著大批抓壯丁抓來計程車兵,其實戰鬥力是不值一提。

而且這些武將還都知道,以前的汝寧軍那強悍的戰鬥力,所以他們不願意主動挑釁,以免成為大平軍首先的進攻目標。

所以現在這些武將的軍隊,雖然在鳳陽府、湖廣地區和江北地區與大平軍是犬牙交錯,但兩軍之間進行著一種有默契的“靜坐戰爭”,誰也不願意首先開火,保持著一種詭異般的停戰狀態。

最後,高傑、黃得功、劉良佐、左良玉等人已因“定策”有功,備受弘光帝的寵信,志驕氣盈,一心追求的是在江北爭奪繁華之地,那樣的話,既可過太平日子,又可就近要挾朝廷。要不然,一旦北伐,遠離了朝廷中樞,那他們又怎麼能控制朝政呢?誰也不願意去做那,被十三道金牌追回的,冤死在風波亭的嶽武穆。

而且史可法出任督師時已是失勢憫墨之人,所以他就根本指揮不了“四鎮”,只好奔走調停於四鎮之間,如奉驕子,一籌莫展。

這些武官既以定策功封爵,人人都是以“天子門生”自居,日常所為都是桀驁不馴。如:督師大學士史可法在講話時常引用“聖旨”,高傑聽得是大不以為然,當面頂撞道:“旨、旨,何旨也!爾曾見皇極殿中有人走馬耶!”

而黃得功有一次跪著聽使者宣讀詔書,覺得不合自己的意思,不待讀完就爬起來,攘袂掀案,大詈曰:“去!速去!吾不知是何詔也!”

這些武將對弘光帝的態度都是如此,又如何會聽從那些文官的節制呢?而且他們一旦對廷臣有所不滿時,就上疏雲“乞付軍前正法”。

劉良佐在陛見弘光帝時,就曾經大言無忌地說:“祖宗天下,為白面書生壞盡,此曹宜束之高閣。俟臣殺賊後,取而拂拭用之,以聽其受享可也!今請罷制科勿設便。”

束手無策的史可法,也在軍中寫信給大學士高弘圖,“盛言‘鎮鋒惡,盍謹避之!’”。武將們的氣焰如此囂張,皇帝和廷臣也無可奈何,雖然內閣的閣臣們也都交結外藩以為奧援,但他同樣受制於那些武將,所以是毫無作為。

高傑原受命安頓家口於揚州城外,然後統兵北征。可是,高傑貪圖揚州富庶,要求將家口安置於城內。揚州的百姓見高傑部下士卒在附近村莊到處搶掠焚殺,紛紛罷市登陴,不讓高軍入城。於是高傑惱羞成怒,下令攻城。

揚州進士鄭元勳從中調停,同高傑面議只讓官兵家眷安置城內,不在城內駐軍。不料揚州百姓群情激憤,當場擊殺鄭元勳。督師大學士史可法親自來到揚州城外的高傑軍營裡,婉轉勸說,一味姑息牽就。經過反覆磋商,最後決定把揚州附近的瓜州作為高軍安頓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