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頁

都來科考了,還堅持這種離經叛道的學習,科場很鄙視,後果很嚴重。從皇帝到考官,對這些種紅薯、摘棉花的事情,一不關心,二不感興趣,三也搞不懂。這事多下賤啊,弄明白了是恥辱。雖然這些搞不懂,但有一點他們搞得清清楚楚:你左宗棠不是對種田種地的事情感興趣嗎?還考什麼考,早點挑起你的鳥兒書擔,回湘陰老家當農民去吧!

19世紀初葉,在中國經世致用的思想潮流中,左宗棠在湖南讀書人中,算反叛得最醒目的一個。這樣的科場遭遇,他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在左宗棠之前,湖南考生魏源,以幾乎同樣的方式,碰得頭破血流。

魏源是少年天才, 15歲時考中邵陽隆回的縣學生員, 20歲舉為拔貢;29歲時,去順天府鄉試得第二名,被譽為&ldo;南元&rdo;。 但隨後20年,魏源像走夜路碰了鬼,每考必不順,一直考考考,考到51歲,才在禮部會試中考中第十九名進士。卻因卷面塗抹,罰停殿試一年。 52歲才在殿試中考中第九十三名進士,差強人意地了卻了一樁科舉殘夢。

魏源是&ldo;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第一人&rdo;。&ldo;屢考屢敗&rdo;,什麼道理?一是他思想開放,筆鋒犀利,專講經世致用,屬思想危險的激進分子,主考官既怕他,又討厭他;二是他知道的太多了,知識面太寬了,時而天上地下,時而大海小溪,寫得太好太深刻,內容常超出範圍,主考官知識不夠,看後如墜雲裡,不敢對他放心;三是他不拘小節,卷面寫完後像一副油畫,要認出字來基本靠猜。

魏源深受科舉八股之害,反應最為激烈,在《默觚(gu)下&iddot;治篇一》中,他譏諷科舉考試是&ldo;專以無益之畫餅,無用之雕蟲,不識兵農禮樂工虞士師為何事的&l;科舉兔冊&r;&rdo;。&ldo;科舉兔冊&rdo;就是 &ldo;夢想透過科舉考試可以得到月亮上的玉兔&rdo;,諷刺朝廷臆想。

魏源的科舉路,可以看作左宗棠的&ldo;科場前傳&rdo;。只是左宗棠更加率真、狂放、孤傲。老左我不考了,你還能怎麼樣?朝廷當然不能將他怎麼樣。

左宗棠選擇放棄考試,以行動抗議科舉制度,看上去很英雄意氣,卻是一條風險路。對封建帝國裡的讀書人,斷了&ldo;科考取官&rdo;途徑,基本上也就斷絕了成功的希望之路。

棄考絕仕的左宗棠,以舉人身份,如果選擇做個教書匠、農民,距離他的&ldo;當代諸葛亮&rdo;大夢,已經遙不可及。

居家、種地、讀書,中國即使什麼人都缺,也不缺這種人。

左宗棠第一次跌到人生低谷。他怎麼從低谷中走出來,一步一步,去實現自己的&ldo;當代諸葛亮&rdo;夢?

[1] 社倉法主要為應對水災與旱災。系宋朝朱熹所創,在中國各地推行。社倉的米一般來自官府和富人,由鄉紳、保正等人主持社倉事務,並且還規定:借糧的人每十家為一甲,每五十家推選一個社首,逃兵、無業的遊民等不得入甲。社倉法對社會救荒,曾一度產生過良好的積極效果。

[2] 義倉又稱義廩。隋朝開創的倉儲制度民辦糧倉的一種,官督紳辦,儲糧備荒。與社倉同屬民辦糧倉,義倉在縣一級政府所在地設定倉廩,與社倉比較,社倉普及範圍較大,一般在村鎮都設有倉。

[3] 尊親死後,服滿以前,居住在家,斷絕娛樂和交際,以示哀思,稱&ldo;守孝&rdo;。儒家有&ldo;三年之孝&rdo;,但守母孝實際時間一般為27個月,因為母親用母乳哺育孩子要27個月,即滿三個年頭。

[4] 科舉制度每三年舉行鄉試、會試,叫正科。遇到皇帝親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