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前腳一走,後腳張繡就來氣了(這樣還可以忍著,足以說明賈詡多麼有地位了):賈先生你這話說的太絕了吧,這讓我和袁紹他們怎麼相處啊,萬一打我怎麼辦?我是有自知之明的,早晚會投降一個強大的勢力的,你說這麼好的機會我怎麼可以錯過?
賈詡一笑:當然了,我已經為主公物色好了。
誰啊?張繡問:最佳人選送上門來,已經被你攆走了啊。
曹操——賈詡口中輕輕吐出這兩個字來。
啊?!張繡眼珠子差點掉出來:有沒有搞錯啊,我投降誰也不能投降曹操啊!我可是和他有血海深仇啊,豈可自尋死路?
您太不瞭解曹操和當前局勢了,賈詡解釋:不錯,現在的確是曹操不如袁紹,但是要從長遠來看,袁紹這個人做領導的綜合素質比曹操差太多,而且從目前趨勢來看,曹操比袁紹更加需要我們的幫助,一旦歸順袁紹,咱們就是那麼一回事了,不上不下,混口飯吃而已,而對於曹操,咱們是雪中送炭啊,曹操是個做大事的人,肯定會不計前嫌的,那裡才有我們發展的空間啊!
哦,我明白了!
張繡是真明白了:賈詡,是你小子想跟曹操混吧?這才拉上我當個墊背的,對不對?
對啊,賈詡也是面不改色的承認:但是你不得不承認我的分析正確吧,而且我已經把事情給做絕了,將軍沒有退路了,是不是?
也對,張繡想想,只好答應了賈詡,舉軍投降了曹操。
曹操呢?本來鬱悶呢,其實他為什麼沒有像袁紹那樣拉攏張繡?其實不是不想,而是覺得張繡投靠自己的機率太低。
但是,人家還就是跟自己混了,你說曹操能不高興嗎?樂得屁顛屁顛的,以往發生的一切都是既往不咎了,拉著張繡的手,激動的話都說的不利索了:將軍!讓我信重於天下的人就是你啊!
張繡也高興,看來賈詡說的沒有錯啊,以後有好日子過了。
曹操真的對張繡夠意思了,“位子均取繡女”,拜他為奮武將軍,張繡也是賣命,官渡大戰,“繡力戰有功”,升遷為破羌將軍,而在南皮擊敗了袁譚之後,“復增邑兩千戶”給張繡作為褒獎,由於當時天下戶口減耗的比較嚴重,其他將領都沒有超過千邑的待遇,算是對張繡的另眼看待了。
但是,賈詡這麼設計還是為自己考慮的多一些,張繡在危急時刻投降曹操的確是雪中送炭,但是這不代表他會徹底忘記過去,厚待張繡還是因為他有利用價值,利用完了,那就不好說了。
因為張繡的結局並不好——在跟隨曹操進攻烏桓,沒有到柳城的時候就死了,追諡為定侯。
死本來很正常,郭嘉也可以英年早逝啊。
但是,張繡的死就沒有那麼簡單了,感謝裴松之先生,讓我們從另外一個渠道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txt小說上傳分享
11—07:張繡的無間大戲(4)
張繡是怎麼死的?《魏略》中是這樣記載的:五官將數因請會,發怒曰“君殺吾兄,何忍持面視人邪?”繡心不自安,乃自殺。
首先,這條史料的出處還是可信度很高的,《魏略》乃是對曹氏家族忠心耿耿的郎中魚餋“私撰”,並非官修史書,所以沒有太多的條條框框,而記事也只是記載到了三少帝,對於司馬氏的專權之舉多有非議,可見在思想立場不會有刻薄曹氏的成分。
其次,看事件的發生時間,這是在袁紹一黨基本被掃滅的時候,張繡的最大利用價值就是作為第三方勢力傾向曹操,從而導致袁紹猝不及防的多了一個勁敵,而張繡也確實是在官渡戰役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那麼袁紹一死,張繡的利用價值必然大大縮水了,那麼是不是該處理一下之前的過節了?
其次,就算曹操不計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