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這下,各個部落首領可就鬧開了,他們可都是出了人出了糧的,你鯀非但沒有把水災治好,反而讓他們失去更多的糧食田地。他們紛紛找堯算賬,這個說你是怎麼搞的,怎麼用的人,那個說你是不是眼睛瞎了,找了個笨蛋來治水,等等。

注意,在這裡需要說明的是,當時實行的制度是部落聯盟制,也就是說,全國由很多部落組成,每個部落都有部落首領,他們擁有自己的土地,農民,軍隊。各個部落聯絡在一塊,組成部落聯盟。而堯就是各個部落首領選舉出來的部落聯盟盟主。

所以,堯的權力有限,做錯了事,被人臭罵一頓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了。

堯招架不住各個首領的批評,就提前退休,把職位讓給了自己的女婿舜。

舜接過這個爛攤子,也很為難。首先,要平息民憤,要給各個首領有個交代,就下令處死了鯀。可憐的鯀,辛苦治水九年,卻落得個殺頭的下場,無疑是這個時代的悲劇人物,也應了成者為王,敗者為寇的真理。

接著,舜的下一步工作,就是治水。雖然這是個非常棘手的工作,但也不能不幹,不幹,位子就坐不穩了。

那時候沒有文字,不能貼告示榜全國選才,唯有派手下四處尋找治水高手。

讓舜想不到的是,第一個找上門來的就是鯀的兒子大禹。

於是,大禹就在這個歷史舞臺隆重登場了。

二,大禹治水

按道理說;大禹是不會接這個“燙手芋”的。第一,舜殺了他父親,他為什麼要幫他。第二,這是件非常艱難的工作,弄不好就像他的父親一樣,隨時都會掉腦袋的。

大禹為什麼要接這個任務呢?我來給大家分析一下。

第一個原因,他的父親鯀是有崇氏部落的首領,鯀被殺後,大禹家的狀況發生了變化,在有崇氏部落失去了地位,甚至會被人看不起,因為鯀治水失敗,失敗的人通常會被人瞧不起的,包括他的家人。所以大禹為了自己和家族的尊嚴,不得不冒死一搏。

第二個原因,就是父親臨死前,囑託大禹一定要接過他的擔子,繼續治水,完成他未了的心願。其實鯀是很努力想治好洪水的,只是方法不對,誤國誤人。他很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幫他完成這個心願,不然,就是死,也會死不瞑目的。

以上兩個原因,讓大禹義無反顧的挑起了這個重擔。

大禹比他老爸聰明,他已想到治水的辦法。鯀治水期間,大禹常常跟隨左右,耳染目睹,不覺中練就了一身治水的本領。父親的失敗,讓他明白,父親的那一套辦法是行不通的,要想成功,必須改革,於是他便有了改堵截為疏導的想法。

大禹是個極為謹慎的人,除了不恥下問,廣泛徵求人民群眾的意見之外,他還跟舜帝要了兩個人,徵求他們的意見,一個是伯益,另一個是后稷。

這兩個人可不簡單,都是夏朝鼎鼎有名的人物,按今天的話說,可都是重量級教授級專家。前者是狩獵和畜牧業方面的權威專家,後者是農林業方面的權威專家。兩者的共同點就是對國家的地理環境非常熟悉,這正是大禹最迫切需要的高階人才。

伯益和后稷對大禹的想法非常贊同,並表示願意協助大禹共同治水。於是,這兩個人,便成了大禹最得力的助手了。

治水正式開始了。首先,大禹親自帶領兩位助手和一幫隨從,翻山越嶺,趟河過川,手裡拿著測量工具(繩子一類的東西)。從西向東,一路測度地勢的高低。並四處樹立標杆,做好記號,規劃好河道的走向。

然後,帶領著幾萬名農工,沿著標杆的方向走,逢山開山,遇窪築堤,開河鑿道。目的是疏通水道,加快河道流水速度,把洪水引向大海。

大禹治水是異常辛苦的,常人難於忍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