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方的菜販子,菜有農藥,他就挑到市集上去賣,他自己去跟別人買沒有農藥的菜吃。這樣的話,做生意就是隻知道牟利,完全沒有道義。如果說你做一樣東西,自己也接受這是好東西。就像我做的便當,我自己也吃,然後賣給你的時候,也不要特別便宜,因為特別便宜的話,到時候也妨礙商場上的行規;我跟你一樣的價錢,但是我的便當我自己敢吃,我愛吃。這樣一來,就是合乎義利配合的要求。

主持人:在義上面,儒道兩家的差別是什麼呢?

傅佩榮:儒家是以人來思考,以人本位。以人為本位的話,非講義不可,因為人跟人相處一定有長幼尊卑,從什麼地方開始,應該怎麼做的一個規矩。孔子到七十歲才能夠說,“從心所欲不逾矩”,我的心愛怎麼做就怎麼做,到七十歲才能夠不違背規矩。那個規矩就是你判斷義不義的一個標準。好,問題來了,你定了標準就麻煩了。因為道家認為,人是有他該做的事情,像莊子養家餬口,他也必須去打獵;但是你把義當作口號或標語,跟天下人說,我們要行義,我們要行義,你這一說就糟了。很多人就習慣把這個當作口號,做任何事都考慮到:不是我真心願意做,而是我要符合那個義的招牌,符合義的要求。這樣一來,變成本末倒置,做久了之後,變成是完全不用內在的情感。我對你好,是因為別人在稱讚我,別人在鼓勵我,不是因為我真心想對你好。接受我好意的人,恐怕也覺得不太願意接受了。道家強調的是,儒家原來的理想很好,是出於內心的真誠情感,但是到後代就變成口號,道家最反對的就是口號跟形式。儒家跟道家,如果說他們的相關性或者對立性,我再舉個例子。莊子有一次到了魯國,去見魯國的國君,國君就說,我們魯國人很少人像你莊子這樣學這種方術的,我們都是儒家的信徒,所以滿街都是穿儒服的。莊子說,魯國根本就沒有真正的儒者。結果,這個魯君很生氣,滿街的人穿儒服,你怎麼說沒有儒者呢?莊子說,好,那你現在出一個題目來,貼一個公告,凡是不懂儒家道理而穿儒服的,一律殺。公告貼了五天之後,滿街沒有人穿儒服,結果只有一個人穿儒服。莊子就請國君把這個人請進來,問他任何有關儒家的問題,他都可以回答。莊子還說,儒服有一個特色,帽子上面有一個圓頂,鞋子是方的,所以戴圓形帽子的懂天文,穿方形鞋子的懂地理;身上佩的是五彩絲帶所繫的一塊玉玦,玉玦代表能夠決斷,有何種事情發生,知道怎麼判斷。這都是外在的裝飾品,天下人都可以買來穿,但是有幾個人真正懂這些真才實學,全魯國只有一個。莊子以這個故事提醒我們,這些所謂的儒家講到“義”,統統變成口號、教條和形式,因此我們寧可強調真實的部分。所以道家的“義”是回到人的真實的層面,做一個人該做的事,不像儒家設了許多外在的標準和規範。這是他們兩家最大的不同。

主持人:您剛才說喬家主事人當時的這種做法符合的是儒家的義,那麼他符合不符合莊子的義呢?

傅佩榮:莊子他對於這些所謂的道德仁義並不反對。他認為,一個人的真實的性情表現出去,本來就會有道德、仁義的作為,所以不需要刻意說,信、義放在前面,你一旦說出來,就代表“我是在努力達到一個標準”。莊子的義是說,我本來就是這個樣子,根本就沒有必要說變成那個樣子,我不可能不義,也不可能不仁,所以你就不要叫我仁義。 。 想看書來

義與利之間(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