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萬兩,老天,大明朝如今每年的收入也不過三百萬不到,又從那裡去弄這筆錢?
徐階也忍不住搖了搖頭,閉口不言。
倒是那張居正因為掌管著戶部,當下忍不住在心中計算起來。
吳節當然不肯看到自己的提議就此流產,微一思索,道:“其實也用不了這麼多,台州軍有數萬人馬,其中大多是家屬和輔兵、民夫,真正的主力戰兵不過三千。可讓這三千多人先一步開撥,如此,三十萬兩就夠了。至於家屬,可慢一步移去東北,一年可以,三年五年也可以,並不急於一時。再說,南方人未必習慣遼東的苦寒,估計還有不少人不願意過去,又省下了一筆開支。”
吳節心中好笑,這大明朝的核心決策層的幾人怎麼湊到一起就說錢,弄得滿朝都是銅臭。
資本主義萌芽期果然是一種很獨特的存在啊!
吳節一邊說,眾人都同時微微點頭。
吳節又笑道:“其實,這三十萬兩也不一定要讓朝廷掏腰包的,依吳節看來,一文錢不出夠可以。”
嘉靖眼睛一亮:“不用錢……對對對,戚繼光收了一年多厘金,在對倭戰事中繳獲甚豐,讓他出點血也是應該。”
堂堂九五之尊竟然說出這種話來,大家都相互看了一眼,同是搖頭,覺得實在不成體統。
吳節忙道:“倒不是,臣以為,遼東一地苦寒荒僻,尤其是瀋陽和遼陽以北,每百里有十幾戶人家就算不錯了,只遼河一帶人煙多些。可地方雖然人少,可土地卻肥沃平整,稍微整治一兩年就是熟地。不如將這開拔銀子核算成土地,抵給台州軍。一來可以用土地吸引人口實邊,二來,俗話說有土斯有才,也顯得陛下和朝廷的恩典。”
“好!”張居正突然叫了一聲好,說:“其實,遼東無主之地甚多,朝廷可以以賒欠的方式將土地賒欠給百姓,吸引流民充實邊防。”
第四百四十六章物是人非
只要不用掏腰包,眾輔臣的情緒都高起來了。
就連一向和氣而不愛說話的徐階也忍不住撫著鬍鬚笑道:“其實,還有一個法子可以節省開拔銀子的。”
嘉靖:“徐階你說。”
徐階道:“軍隊開拔,按例,所路過的州縣得要供應軍隊的給養。厘金制的時候,此法在江南也沒實行,但淮河已北依舊如故。”
他這一說,大家這才明白過來。
原來,古代因為交通不便,軍隊出征,在路上走上三五個月半年也是有的。比如嘉靖三十九年蒙古俺答圍北京,天子發詔命九邊軍馬勤王。
等仗打完了,俺答都回蒙古草原了,延安軍走到居庸關,只得無奈地又調頭回陝西。
國家軍費有限,軍隊長途行軍也不可能帶太多糧草。因此,士兵的吃飯問題都由地方政府解決。因此,軍隊行軍也是踩著時辰來的,生怕走到三不管的地方,錯過了頓頭,找不到送飯的人。所以,一天走一個縣是成例子。
高拱也連連點頭:“這法子好,讓地方上解決台州兵的吃喝吧。”
嘉靖又笑起來:“算了,民間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匪過如梳,兵過如篦。戚繼光可有錢得緊,就別讓他給地方上添麻了。”
吳節也點頭:“就讓戚繼光自己解決開拔銀子,也免得滋擾地方,百姓怨懟。”開玩笑,所謂夜長夢多,他巴不得戚繼光一天就飛去瀋陽。如果因為節約路費,一縣一縣地吃過去,等到了東北,也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
搞不好哪一天嘉靖的主意一變。不讓戚繼光去東北。事情就麻煩了。
既然已經定下了讓戚繼光移鎮東北,接下來就該商議細節問題。比如,劃分管轄範圍。劃撥給士兵屯墾的土地,都需要好生合計。
東北那地方怪,遼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