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節拍地創新

6在製造系統方面存在問題讓製造工程師一直待在開發專案裡,直到系統能夠妥善執行下一個專案得不到製造工程師,問題重複出現以多套方案為基礎的並行工程,實施人員從工廠到開發團隊的輪換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從精益製造中學習(2)

對上述列表的一些詳細解釋:

1�重組需要開發人員學習新工作的特殊性。更重要的是,這使得他們必須要重新瞭解溝通的渠道,瞭解如何與整個系統相融合,並重新建立一個工作的流程(這往往和官方檔案規定的流程有出入)。剛重組後的一段時間裡,大家甚至不知道該和誰交流。(當然,變革有時是需要的,但傳統的方式高估了其益處,卻低估了其成本,原因在於他們並沒有認識到變革對知識流的干擾有多大。)

2�增加更多的開發人員到一個團隊中,通常會使進展更緩慢,因為新的開發人員需要一定時間才能快速、有效地融入團隊的交流和溝通中。

3�透過干擾別人能夠獲得更快的回應?對於干擾者來說是如此,但對於被幹擾者,回應會變得更慢。因為放下一個工作去做另一個工作,將會降低效率。工作負荷的波動和對快速反應的需求(如未經計劃地在不同活動之間轉換、重新確定優先次序等)會給組織和個人帶來干擾。物料在錯誤的地方擱置起來,靈感和資料丟失了,更會導致大家憤怒和疲憊。

4�給已經超負荷的開發人員增加更多工作,意味著更多的工作將會落後。

5�不定期地增加專案,會導致工作環境的波動。上次工作中用的知識在這個專案中失效了,於是工作人員不得不追尋新的知識、變更優先次序、超負荷運轉,並花費更多的時間來追趕進度。整個專案的產出下降;而且,因為落後於競爭對手,會有更多的增加專案的需求出現,專案的需求還會進一步上升。

6�產品正式釋出投產後,製造工程師仍一直留在開發專案裡,意味著他們無法參加到下一個專案中。 這樣,下一個專案由於缺少製造工程師的支援,可能也會遭受相似的損失。

散亂失序效應往往是個死結,是使事情變得越來越糟糕的惡性迴圈。當由於組織混亂而造成“事情落後於預期”時,開發人員需要花更多的時間“救火”,回應其他人的資訊需求,自己還要尋找資訊,往往打擾其他開發人員採取行動。所有的事情都變得一團糟。既然沒有什麼事情能按計劃進行,高階經理們就努力用各種手段企圖控制局面,如重組,施加強制的規則,要求更多的彙報、任務以及對問題立即做出解釋等。因為沒有什麼事能夠維持較長時間的穩定,能得出實際結果,所以大家不得不花更多時間去嘗試各種各樣的方法,以使得事情看起來好一些——做更多的詳細彙報,以產生更多的想法去解決問題。最糟糕的是,那些在混亂的環境裡成功的人自然而然地被提升到權力的高位。在這些位置上,他們同樣會將他們的成功模式推廣開來,這樣一來,公司就會越加散亂。

由此引起的問題是,喪失了開發人員和公司成功之間的微妙互動。大多數獨立的工程任務相對而言是直線型的。任何一位具有工程資質的工程師,都能閱讀一本書(或者一張權衡曲線圖表)並照著做。但對於一個新人來說,他可能並不瞭解整個系統中微妙的人員與技術互動,因此對它們的整合也難有建樹。舉例來說,阿布拉姆斯—M1坦克設計團隊的成員們告訴我,專案團隊中只有兩名成員曾經參與過坦克設計。毫無疑問,阿布拉姆斯坦克的每個子系統都是一個技術上的奇蹟,它是世界上速度最快、武器裝備最好並能讓敵人喪命的坦克。但作為一個系統而言,它則問題重重:過於笨重,以至於不能輕鬆操控;經常發生故障,維修成本非常高;還有令人難以置信的高油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