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後不是沒有人才了嗎!對此,我亦是無可奈何。只得傳令,命二州自認為文才武德甚佳之人自已到長安來以篩選。以後一年的時間裡,我都在忙著籌辦中華文、武學院。選址啊,建房啊,招生啊,選師啊,真是忙得焦頭爛額。原本以為把事情扔給那些正副院長嗎可以輕鬆一點,可是一想到那些傢伙不懂現代辦學理念,別搞出些四不象的東西出來就慘了。結果可好,一旦插手,解決了好些疑難問題之後,一有問題那些院長們就來找我。害得我直抱怨:“真是命苦,你們這些傢伙不能自己想辦法。”荀彧等不是正兒八經辦公時根本不怕我,笑道:“主公如此大才如果閒置不用,豈不可惜。您這個名譽院長也不是那麼容易當的不是。”真是遇人不賢啊。尤其是編教材時,為了一開始就一步到位,更是招集了諸多文、武才俊,授以思路,有時甚至親自赤膊上陣,或寫樣文,或乾脆自寫,累得上氣不接下氣,苦不堪言。
第三十節 秦王用心治理天下二
第三十節 秦王用心治理天下
擇良師教導諸王子
其間,我看蔣華及蔣芳等皆已慢慢長大,覺得應該要找個好老師啦。否則將來我辛苦創下的基業由誰來繼承?可是做為未來治理國家的皇族(當然啦,我早就想稱帝啦!哈哈!別罵我!)對個人才能的要求遠遠超出一般人。文才、武功、胸襟、天文、歷史、地理哪樣不要精通,尤其是他們日後承擔的將是復興中華、橫掃四夷的千古重擔啊!想了想,文才由誰來教?忽想起,管寧才學譽滿天下,倒是可以讓他來教,其餘像荀攸、賈詡、郭嘉等皆是飽學之士也可以不時的讓他們來給孩子們上上課。畢竟只學一家是不足的,所謂‘兼聽則明,旁聽則暗’嗎。何況我還真怕管寧這個儒學大家一個人教把孩子們教成了書呆子,那可就糟了。說到武功嗎,我一笑,這倒是很好辦的事情,麾下大將趙雲、馬超、高順、張遼、太史慈等無一不是文武雙全之輩,由他們來教導孩子們應該是一個最好的選擇!將來長大以後,雖不一定像子龍般縱橫天下,所向無敵,至少也不會像一個病秧子一樣一碰就倒或是像個膽小鬼一樣一聽敵人殺來便嚇得瑟瑟發抖。想到其餘如胸襟、天文、歷史、地理,我搖了搖頭,這些東西我這個現代人遠遠要比古代人厲害,這些東西我還是自己教吧。在地理大發現未到來之前,這些相關知識可以說是皇族的不傳之秘,用之徵戰天下必會大有脾益。
想到此,我頒下詔書,令使者持書星夜前往幽州請管寧來帝都教導世子。使者得令,星夜持往幽州,太史慈接著,知我詔命,不敢怠慢,急忙命人請來管寧。管寧不知為何,急急趕來。使者宣讀詔命,言我之意,管寧聽了卻緊鎖眉頭道:“秦王厚愛,寧心領。寧生性淡泊,粗野成性,恐不能為世子之師!”使者善言道:“秦王對先生之才學,甚為看重,故請先生來教導世子等,以期世子日後有成,也是先生功德一件。此是秦王詔命,先生萬不可違背。”管寧猶豫不決,沉思不語。太史慈是個武夫,對我崇敬的是一塌糊塗,真可謂忠心耿耿,見管寧自恃清高,唧唧歪歪的不原意。怒道:“我家秦王何等英雄人物,眼看便可橫掃中原,除滅江南,將來必是有道明君。世子等將來必繼大統,讓先生做將來國主之帝師,何等榮耀,何等器重,汝何來推託之辭耶?”管寧見事已至此,不可推卻,只好應允。太史慈與使者大喜,急令人備好車馬,護送管寧去長安。我在長安聞聽管寧來到,欲收天下士子之心,急率眾文武出城二十里相迎。眾文武也早聞管寧賢名,見我如此器重,也不敢怠慢,一見管寧車馬來到,急忙肅立相迎。車馬停穩,使者急忙上前回報道:“回秉大王,屬下幸不辱命,請得管寧先生回來交旨。”我喜道:“汝辦事有功,孤定有重賞,先且退下。”使者大喜而退。此時車中跨出一人,身著儒衫,看樣子四十中旬年紀,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