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1部分

為子虛烏有。這種有些可笑的作法也體現著作者對科幻小說科技內涵偏執化的追求。不過,在科幻小說還缺乏鮮明個性的時代裡,偏執有時是很重要的。

作為將科幻文學自覺化、職業化、系統化的先驅,雨果根斯巴克熱情有餘,積極實踐而理論不足。除了憑直覺確定了哪些作品是科幻小說外,他沒有提出什麼有價值的創作思想。由於經營不善,《驚異故事》於1929年就停刊了。後來他又創辦了幾個類似的刊物。效果均不理想。從此本人在科幻文藝界影響日微。儘管如此,由於雨果根斯巴克的傑出貢獻,他的名字還是被用作為世界科幻協會大獎的名稱。

後世科幻作家回顧此節時,多半隻對根斯巴克的勇氣和開創精神表示敬意,但很少有人理解這一事件的深層含義。根斯巴克將一本科技刊物改造成一本科幻刊物,並且是在讀者的大力推動下完成這一轉變。這標誌著科學文化進入科幻內部,併成為主力。或者,標誌著科幻從文學向文化跨進了一大步。這是一個過程的兩個方面。

在根斯巴克之前,科幻只是一種文學。愛倫坡、凡爾納、威爾斯、柯南道爾這些人,都屬於文壇。而根斯巴克和他的讀者們不同,他們不是專業科學家,但卻是科學愛好者。無論是《現代電工學》,還是後來的《科學與發明》,都不是文學刊物,上面的文章或者是介紹真實的科學發現、發明,或者是作者們紙上談兵地進行科學構想。

而當它轉型為科幻刊物時,它只不過是把那些科學構想文學化。當一篇描寫某個科學構想的文章,加入了人物、情節以後,它向文學邁進了一大步,但文學並不是它的初衷。

從那以後,科幻開始從文學的小圈子,邁向文化的大圈子。可惜,由於後世作家只是從文學藝術角度來談論科幻,由於成功的科幻小說總比簡陋、粗糙的科學構想流傳得廣泛和持久,使得這一轉型的意義被大大忽視。在《科幻縱覽第七章》《科幻——從文學到文化》中,筆者將會主要分析這些問題。

第二節:坎貝爾的貢獻

雖然根斯巴克的《驚異故事》因為發行不暢,沒有堅持下來。不過,搞專業科幻雜誌的構想已經為出版界所接受。1930年,克萊頓出版社創辦了《超級科學驚奇故事》雜誌,1933年將它賣給了史密斯出版社,改名為《驚奇故事》。並吸收約翰坎貝爾(John W。Campbell)為主編。正是在他的帶領下,科幻文學開始了第一次有意識的文學運動。

坎貝爾曾經也是一位科幻作家,創作過《黃昏》等科幻名著。成為編輯時僅二十七歲。他決定放棄創作,專心致力於編輯的工作。他把自己在創作中積累的指導思想推廣開來,介紹給作者,並作為選稿要求,真正成了“作者的老師”。

坎貝爾的科幻創作指導思想包括“寫真正的科學”、“用現實手法描寫超現實的題材”、“用過去式描寫將來的事物”、“對科技和進步保持樂觀態度”等等。在這些原則中,“以理性和科學的態度描寫超現實情節”這一條最為重要,甚至可以說是令科幻文學獨立存在的根本。正是這個原則,使現代的科幻小說既不同於它早期粗糙簡陋的樣式,也不同於二十世紀充斥西方文壇的各式現代派文學和魔幻文學。

坎貝爾的這些思想並未寫成系統論著,而是散見於他寫給作者的大量信件中,以及他在許多討論會上的發言裡。作為一個成功的編輯,他也是一大批科幻作家的發現者,提攜者,引導他們將科幻小說從一種充滿激情但很膚淺的業餘文學發展到比較專業的水平上。當時,主力科幻作家們相當一部分作品,其實是他佈置的“命題作文”,或者是在他深度改造下完成的。

由坎貝爾領導的這次有意識的科幻文學運動,被世界科幻界稱為“科幻小說的黃金時代”。當然,確切地說,應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