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前後皆然。
而季候風給中國農業的影響,也是強迫造成全國統一,逼成中央集權的重要原因。中國夏季的季候風由菲律賓海的方向吹來。這氣流中帶有水分,但是並不能保障下雨,而需要由西至東,及至東北的旋風將這氣流升高,以致溫度降低,其水分才凝積為雨。這也就是全國農民的耕作物,全靠這兩種氣流適時碰頭。假使它們彼此錯過,則成旱災;要是它們在一個地區經常碰頭,則此地必有水災,而有時水旱並至。只有龐大的帝國,才能對付這種問題,這情形也始於公元前。假使我們開啟《左傳》一看,內中有許多因災荒而發生戰事的情節。《漢書·食貨志》所說:“世之有飢穰,天之行也。”姚善友從《圖書整合》及其他資料計算,中國歷史裡2 117年,曾有水災1 621次,旱災1 392次,其程度之高,值得朝廷注意Shan…yu Yao,“The Chronological and Seasonal Distribution of Floods and Drouth in Chinese History;”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6(1941…42);;“Flood and Drouth Data in Tu…Shu…chi…chr’eng”;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8(1944…45);。這種情形與《孟子》裡面經常提出的“老弱轉乎溝壑”及“若大旱之望雲霓”有關。而孟子的低水準平等思想,為明代人士所講習,也不可能與這種情節分離。
對付北方遊牧民族的侵逼,也使中國不能施行地方分權,造成彼此不相顧盼的趨勢。傳統中國的國防線為“萬里長城”。實際上因時代的不同,築城的地點前後移動,但是總與十五英寸的平均雨度線相去不遠。這也就是說在長城以北以西的地方,每年的積雨量低於十五英寸,無法耕種農作物,是遊牧民族馳騁的地區,他們遇有災荒或者趁到中國分裂之際可能大規模來犯。中國即取攻勢也不能解決這地理上的問題,只能加強向地方政府的控制,以均一雷同的姿態取防勢。
明代史和其他因素給我們的新認識(2)
這些地理上的因素,對中國文化的發展,尤其在近代史上講,甚為不利。中國人經常說:“如欲攘外,必先安內。”但是其所謂安與攘都是大規模的工作,數量重於質量。其用心設計之餘,只能維持政治上超時代的統一和雷同,不能在技術及經濟上講求功效。因為後者的增進,總是參差不齊的。明朝加強中央集權,用倫理的社會力量保持各地均衡,防止各地方政府產生特色的趨向,也可以從它的科舉制度看出來。科舉制度肇基於隋而確定於唐。初時遇有明經明法等科,到宋時還用策取士,也仍有經義詞賦。到明季中葉之後則只有八股文。鄧嗣禹說:科目日趨簡單,方法日形複雜鄧嗣禹,《中國考試製度史》(臺北,1967),頁73。,也表現整個文官組織逐漸單元化,它不能掌握社會多元的情形,更不會鼓勵這樣的發展。
然則“打破砂鍋璺到底”,則我們不能不相信天候地理的力量可怕。而今日去明代覆亡又已三百四十一年,這種力量雖然沒有以前的厲害,也還沒有隨朱明王朝而全部消滅。
第二,在中國傳統歷史上講,明朝的收斂性和唐宋帝國的擴張性相反。
錢穆作《國史大綱》時,稱唐朝“政權無限制解放;同時政府組織亦無限制擴大”錢穆,《國史大綱》(臺北,1966第十版),上冊,頁312。。其實這趨勢也相次繼續於宋代。
唐朝繼承楊隋、北齊、北周,及北魏拓跋氏之後,在中國歷史上自成一系統。其立國精神,受《周禮》的影響甚大。如魏之“三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