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騰養子。可是曹操自己也舉孝廉,在朝廷政變之初,他與官僚集團之名士站在一起,以具有才能稱著。他的軍隊大部以黃巾降人編成,給養則得自軍屯。他自稱這時候仍在維持漢代的朝綱與體系,這樣的說法也不能為人所盡信。
第六章名士成為軍閥(5)
曹操在官渡得勝,但是漢代終究缺乏起死回生之術。直到公元6世紀末期隋朝興起之前,中國經歷過很多區域性的帝國與小朝廷的時代,同時也遭受不少異族的入侵。
第七章長期分裂的局面(1)
漢帝國崩解後,中國陷入一段黯淡無望的長期###時代。豪強兼併所引起的社會不安仍未獲解決;甚且在一連串###激化下,導致戰事連綿不絕,胡人入侵,使社會秩序徹底瓦解。於是,一個個“塢堡”地方自衛組織相繼建立,中國儼然進入另一個新形態的戰國時代。
中國歷史家認為,自公元220年漢代覆亡至581年隋朝興起,當中是一段長期混亂和令人失望的時代。從某些角度看來,這也確是事實。我們甚至可以說,這等於三十年戰爭給德國的災害加十倍。中國北部不少地方人口為之減少;古代的五銖錢從周朝的後期即已流通,至漢朝更為普遍,透過魏晉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在許多地方因之絕跡。既然缺乏有效的中央政府,每遇災荒,人民呼籲無門,其痛苦的情形不言而喻。在這期間內有公元309年的大旱災,大河流都可徒步透過;而又有公元369年的疫疾,長江下游北岸的廣大地區人民因之相繼死亡。
新形態的戰國時期
然則,稱這時期為“黑暗時代”則不正確。雖說在這段長時期內戰事若斷若續,但大規模的征伐和有決定性的戰役不多。若非如此,則以後的統一亦必採取不同的步驟。很顯然的,魏晉南北朝的分裂局面與戰國時代截然不同。經過四個半世紀皇權政治的掌握,中國已與封建體制解散之後所產生多數帶競爭性的王國的情況大有差異。士紳階級的廣泛分佈也使全面動員困難。從記錄上看來,這次分裂期間軍隊裡的兵員大致都由招募而來。
少數民族在###的場合裡出現,增加了局面的複雜性。傳統上稱為“五胡亂華”,其實這些少數民族包括藏族及阿爾泰語系(Altaic)的民族,後者又有原始蒙古人和初期的突厥語系人種。可是在多半的場合之內,即使專家也不能斷定其人種語系了無差錯,更不用說當中的混合部隊了。他們與某些漢人冒險家在公元304年至公元439年在華北建立了十六個王國,有些在短期間內前後重疊,有些彼起此伏。在初起時,他們既稱為“蠻夷戎狄”,少不得帶毀滅性。一待到他們將所創的朝代佈置妥當,他們也建孔廟、立太學開始注重文物,提倡農桑。當中有兩種入侵的民族竟開始修築長城,以防其他遊牧民族緊隨著他們的來路,打擾他們新建的王國,可見得其改變程度之深。
在這分裂期間的後期,漢化的胡人在北方所建國家與漢人在江南的“流亡政府”不時進行拉鋸戰,互有勝負。但商業上倒有了來往,南北的使節也互相訪問。可是始終沒有人提出這種分裂的局面應當視作當然,聽任其存在,各小王國也應當保持現在所能控制的地域。在南方或在北方,組織政府的原則仍是政治哲學,而不是地緣政治(geopolitics)。這廣大地區稱為“中國”者,內部之文化既混同一致,即沒有其他的邏輯,或甚至適當的國界,可以支援分裂的局面了。只有天下一統這一觀念,才能在意識形態上使文官集團有了思想的團結,這種趨向可以在當日的檔案中看出。
後漢末季曹操企圖重建強而有力的中央政權。他的成功僅及於魏。他再想興師###南方,卻慘遭失敗,他的子孫繼業也無一功成,此中原委可能為今日之旅遊者及歷史學者所感興趣,因為當中有地緣政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