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年生涯
納迪爾的早年生涯充滿了艱辛與磨難,但也正是這些經歷塑造了他後來的軍事才能和堅強意志。1688年8月,納迪爾出生在波斯東北部呼羅珊地區的阿夫沙爾部族,這個部族是由波斯人和土耳其人混血組成的遊牧民族。13歲時,納迪爾的父親去世,家庭的重擔落在了年輕的納迪爾肩上。為了維持生計,他不得不每天撿柴來養活自己和母親,生活異常艱苦。
1704年,納迪爾17歲時,一夥烏茲別克人入侵了當地,納迪爾被擄走,成為了奴隸。在被俘期間,納迪爾經歷了長達四年的囚禁生活。這段時間裡,他不僅學會了烏茲別克人的語言和習俗,還積累了豐富的生存技能。1708年,納迪爾終於設法逃了出來,他利用自己的機智和勇氣,成功擺脫了烏茲別克人的追捕。回到家鄉後,由於生活的貧窮,納迪爾和他的朋友偷了一群羊並賣得了一筆錢,之後他們逃到了山裡,過起了流浪的生活。
1712年,納迪爾厭倦了東躲西藏的日子,決定尋找一條新的出路。他投奔了一個名為巴巴·阿里貝伊的貴族。巴巴·阿里貝伊看中了納迪爾的勇敢和機智,僱傭他為信使,負責將一些重要的信件送往伊斯法罕的皇家法院。在一次送信的任務中,納迪爾的同伴因為種種原因拖慢了行程,納迪爾為了確保任務順利完成,最終殺死了他的同伴。到達皇家法院後,納迪爾向朝廷解釋了事情的經過,並得到了原諒。這次事件不僅沒有影響他的前途,反而讓他在巴巴·阿里貝伊麵前獲得了更高的信任。不久後,巴巴·阿里貝伊將女兒嫁給了納迪爾,這使得納迪爾的社會地位得到了顯著提升。
大約在1714年,納迪爾又投靠了當地的省督巴布魯汗。當時,波斯正面臨著韃靼人的入侵,任何能夠保護國家的武裝力量都受到歡迎。納迪爾在巴布魯汗手下表現出色,逐漸得到了重用。1717年,年僅33歲的納迪爾已經成為了一支6000人部隊的領導人。在這次與名韃靼騎兵的戰鬥中,納迪爾展現了驚人的軍事才能。他選擇了一個有利的地形,設下伏擊,最終大敗韃靼騎兵,殺死了3000多人,並繳獲了大量戰利品。這是納迪爾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軍事勝利,使他在軍中的聲望迅速上升。
然而,納迪爾的功績並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他要求巴布魯汗升任他為將軍,但巴布魯汗以需要沙阿批准為由一再拖延。不久後,巴布魯汗任命了一個與自己有關係但缺乏經驗的年輕人為將軍。納迪爾對此感到非常失望,指責巴布魯汗背信棄義。這種行為在當時被認為是極大的不敬,納迪爾迅速失寵,並被處以鞭笞腳心的刑罰,這是一種極其痛苦的懲罰。遭受打擊後,納迪爾不得不離開巴布魯汗的軍隊,他找到自己的叔叔——凱拉特城附近紅頭部落的酋長,尋求幫助。然而,他的叔叔懷疑他的野心,故意疏遠他。無奈之下,納迪爾只能重操舊業,拉攏了800個人上山當了土匪,繼續過著流浪的生活。
二、投靠薩非
1722年,阿富汗霍塔克王朝的沙阿通透過武力控制了波斯,並迫使波斯沙阿侯塞因退位。然而,阿富汗人未能完全控制整個波斯帝國,波斯沙阿侯塞因的第四個兒子塔赫馬斯普成為了法定的波斯帝國繼承人,並被封為沙赫,即塔赫馬斯普二世。波斯的局勢極為動盪,塔赫馬斯普二世急需一支強大的軍隊來收復失地,恢復波斯的榮耀。
大約在1727年,塔赫馬斯普二世帳下的一名將軍因為擔心自己的一些不當行為會引來殺身之禍,帶著1500名士兵逃跑了,並最終投奔了納迪爾的武裝。這使得納迪爾的武裝力量迅速壯大到3000人。納迪爾的叔叔,凱拉特城附近紅頭部落的酋長,深感納迪爾的壯大已經威脅到了自己的地位。於是,他寫信給納迪爾,建議他向塔赫馬斯普求情,請求原諒,以便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