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方面也是比較寬鬆的,將功夫都用於表面,各種花裡胡哨的東西都給你按上,汽車本質的機械問題,它不去浪費時間和本錢。
這些年在東盟市場銷售的豐田、日產,其實也都是大規模使用國內的零配件體系,在當地市場就是組裝一下。
所以啊,華騰汽車和豐田在國內、東盟市場的質量基本差不多,誰也不誰好在哪裡去。
其實,日本的原裝進口車確實是紮實,那麼大的產能,能控制在那個精細水平,除了成本代價,也和日本整體工業水準密切相關。
華騰汽車目前真的做不到,但要是在國內和東盟市場,包括在南美市場一比拼,大家差距就不存在了。
中國製造業的本質就是降低一部分標準,同時也大幅降低了價格和成本,過去要用五軸加工的,要用進口刀具加工的配件,現在換個三軸車床,本土刀具也能加工。
過去呢,你要用104標號的銅合金,在國內,85標號也能用,成本是前面的零頭,做粗點不就行了。
最重要的,對工人要求也低啊,生產速度更快。
千言萬語一句話,日系在國內也學壞了,有時候還特別壞,85標號也不加粗,反正中國人傻,東盟的消費者更傻,在美國,在歐洲,日系是絕對不敢這麼幹的。
對華騰汽車來說,這就是市場機遇啊。
說到底,華騰汽車是本土企業,在這個體系上生長的,玩的更精,大部分車型都是在本土設計的,完全適應這個體系,透過設計將這個體系的優勢發揮到極致,將缺陷壓縮到最低,就靠這一手弄死了韓系。
徐騰當然不會說,日系為了適應中國製造體系,這些年也只能將質量標準玩的很低,他只會說,日系車在國內和美國市場、日本本土市場差距是很大的。
因為前者是客觀的大形勢,必須只能這麼做,後者則是主觀上的態度問題,就是日本人的輕蔑。
輿論戰嘛,不就這麼打嘛。
中國製造有中國製造的優勢,你只要適應這個體系,揚長避短,你可以造的既便宜,又耐用,這就和80年代的國產貨一樣,一臺國產大廠的電風扇用個二十年都沒毛病。
對華騰汽車而言,便宜、耐用、時尚,這是三大殺手鐧,各種高科技的零件系統拼命往裡塞,整合出各種酷炫新車型,專門吊打設計保守的日系。
別覺得這一招很低階,國內就吃這一套。
日系的設計為什麼保守,你去看看豐田的設計團隊平均年齡多大就知道了,這基本就不是豐田自身能在短時間內解決的問題,除非它放棄終身聘用制。
質量大不如前,設計保守。
這就是華騰汽車在日系這個對手身上能抓到的兩大毛病。
今天這個會議開的比較長,徐騰和華騰汽車的所有高階合夥人都交流了一番,基本要將這兩年的事情都吩咐清楚,另外也要談一談斯堪尼亞汽車的問題。
按照道理,斯堪尼亞汽車公司的銷售體系很小,還不如奧迪的規模,徐騰原先預估整合難度不大,現在看來,他還是有點浪了。
按照現在的僵持局面,徐騰最初的那些預計和目標,除了技術領域的吸收外,基本沒啥可行性了。
“就這樣吧,不用強行推動整合,支援斯堪尼亞公司制定的計劃,但既然不能完全整合,我們就不能以他們的計劃為主,還是要專注華騰卡車和客車的業務。”徐騰立即做出決策,放棄他原先的預想和目標,省得浪費時間。
他也要給這件事做一個定語和結論,“雖說只相當於是一個技術聯盟和財務投資者,對我們而言,這筆投資就虧了,但總好過在內部反覆糾葛,不斷浪費時間。”
為了併購斯堪尼亞汽車公司,吸收這個品牌,華銀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