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紛紛:劉子默這個直隸總督保不住了!不僅如此,很可能就此致仕還鄉了!
因為如果是“降級留任”,或者黜到一個級別較低的位子上,直接在上諭中說明就好,不必惜字如金,一默無言。其中,若是後者,劉長佑進京,就是“陛辭”,不是“陛見”。現在,上諭說的是“陛見”——不是好兆頭!
劉長佑自己也是這麼判斷的。張六亂起,他日日都在煎熬自責之中,收到這份“廷寄”,反倒出了一口長氣,如釋重負。為免臨到頭了手忙腳亂,進京之前,他對家人、行李預先做了一番安排。不過,劉長佑宦囊清減,也沒有什麼太多東西要拾掇的。
進京後,先到宮門外遞了請安摺子。剛回到賢良寺,關卓凡的帖子和名刺就到了,邀他至貝勒府“小酌”。
劉長佑整肅衣冠,打轎到了柳條衚衕。手本遞進去,不多時,門房小跑著過來,一邊遞還手本,一邊說貝勒爺吩咐,劉制軍若到了,請將轎子抬進二門。
劉長佑大出意外。這位貝勒爺禮賢下士的名聲,是早已在外了,但我又不是曾滌生、左季高,且即將落職,這個時候,擺這個姿態,稍稍過了點兒吧?
轎子抬進二門,關卓凡已在堂前滴水簷下相候。
劉長佑上了臺階,跪下行禮,第一句話就是:“劉長佑來跟貝勒爺請罪!”
關卓凡伸手扶起,說道:“默公說哪裡話來?咱們其實因禍得福!沒有這兩千顆人頭,今後的鹽務,斷不能順順遂遂地辦下來!默公任謗任怨,披荊斬棘,是咱們的‘開路先鋒’!我們跟在默公後邊兒,走的可就是坦途了!”
這段話,劉長佑自個兒,既不敢往這個方向去想,更加想不到這麼透徹,當下氣血上湧,幾乎滴下淚來。
落座看茶後,劉長佑又提起“告罪”的話頭,關卓凡微微皺眉,擺了擺手,說道:“這些話就不要再說了。我也不跟默公藏著掖著,為搪塞輿情,默公不能不從直隸地方挪一挪位置——我另有借重大才之處。”
雖然早在意料之中,劉長佑心中還是微微一沉,他定了定神,平靜地說道:“請貝勒爺訓示。”
“我請默公南就雲貴總督之職。另外,加一個‘欽差大臣’的銜頭,督辦雲南、貴州、廣西三省軍務。”
劉長佑目瞪口呆。
*(未完待續。。)
第三章 響鑼不用重鼓槌
講起差份的輕重好壞,雲貴當然比不得直隸,但是,這是平調,不是降級。
更緊要的是——“欽差督辦雲、黔、桂三省軍務大臣”?
道光二十九年,劉長佑助江忠源平李沅發之亂,自此起家,之後平洪楊、平天地會、平白蓮教,十數年間,大小百戰,一直做到直隸總督,但從來沒有“欽差督辦軍務”過,更何況三省之多?!
“欽差督辦三省軍務”,這是曾滌生、關逸軒、左季高之流才能領的差使啊!
這,這,這不僅沒降級,還升官了!
還有,沒聽說雲、黔、桂那邊兒出了什麼大亂子啊?這“軍務”從何而來?又如何“督辦”?
劉長佑瞠目結舌了好一會兒,才艱難地嚥了口唾沫,聲音乾澀地說道:“長佑愚鈍,要請貝勒爺開示——雲、黔、桂地方,小股土匪是不少的,土司……也有不大安分的,可是,似不足為患吧?這個,最近,西南一帶,應該不會有什麼大的征伐啊?這‘督辦三省軍務’……”
他打住話頭,用探詢的眼光看著關卓凡。
關卓凡微微一笑,說道:“‘大的征伐’,最近確實不會有。但——五年之內,大戰必不可免。”
劉長佑渾身一震,說道:“請教貝勒爺——和誰?”
關卓凡一字一頓:“法蘭西。”
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