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一驚,我發現,由於打字員疏忽, “10”變成了“l”,這樣,這道題變成了“假如你家有5口人,買來l個蘋果,每個人能分到幾個蘋果?”我想,試題本身就錯了,所以這道題根本就不可能有答案了。
但閱卷時,我發現幾乎所有同學都在那道題下寫出了答案。
其中有一個答案震撼著我的心靈。答案的內容是:每個人能分到一個蘋果。
後面接著寫了原因:假如爺爺買來一個蘋果,他一定不會吃了它,因為他知道有病的奶奶一定很想吃,他會留給奶奶的;但奶奶也不會吃,她通常會把蘋果送給她衰疼愛的小孫女——我;但我也一定不會吃這個蘋果,我會把它送給每天在街上賣報紙的媽媽,因為媽媽每天在太陽下曬著,口渴的她一定需要這個蘋果;但是,媽媽也不會吃的,她一定會送給爸爸,因為爸爸進城這一年來每天都在工地上幹很累很累的活,卻從沒吃過蘋果。所以,我們家每個人都會得到一個蘋果。
我含著眼淚,給孩子的答案打了滿分。
17.媽媽的銀行存款
凱瑟琳?福伯斯
每個星期六的晚上,媽媽照例坐在擦乾淨的飯桌前,皺著眉頭歸置爸爸小小的工資袋裡的那點錢。
錢分成好幾摞,“這是付給房東的。”媽媽嘴裡唸叨著,把大的銀幣摞成一堆。
“這是付給副食商店的。”又是一摞銀幣。
第五卷:一屋子的愛和歡笑——家庭溫情(20)
“凱瑞恩的鞋要打個掌。”媽媽又取出一個小銀幣。
“老師說這星期我得買個本子。”孩子們當中有人提出。
媽媽臉色嚴肅地又拿出一個5分的鎳幣或一角銀幣放在一邊。
我們眼看著那錢堆變得越來越小。最後,爸爸總是要說:“就這些了吧?”媽媽點點頭,大家才可以靠在椅子背上鬆口氣。媽媽會抬起頭笑一笑,輕輕地說:“好,這就用不著上銀行取錢了。”
媽媽在銀行裡有存款,真是件了不起的事。我們都引以為榮。它給人一種暖乎乎的、安全的感覺。我們認識的人中還沒有一個在城裡的銀行有存款的。
我忘不了住在街那頭的簡森一家因交不起房租被掃地出門的情景。我們看見幾個不認識的大人把傢俱搬走了,可憐的簡森太太眼淚汪汪的,當時我感到非常害怕。這一切會不會,可不可能也落到我們的頭上?
這時戴格瑪滾燙的小手伸過來抓住我的手,還輕輕地對我說:“我們銀行裡有存款。”馬上我覺得又能喘氣了。
萊爾斯中學畢業後想上商學院。媽媽說:“好吧。”爸爸也點頭表示同意。
大家又急切地拉過椅子聚到桌子面前。我把那隻漆著鮮豔顏色的盒子拿下來,小心翼翼地放在媽媽面前。那盒子是西格里姨媽在一年聖誕節時從挪威寄給我們的。
這就是我們的“小銀行”。它和城裡大銀行的不同之處在於有急需時就用這裡面的錢。昆斯廷摔斷胳膊請大夫時動用過,戴格瑪得了重感冒,爸爸買藥的時候用過。
萊爾斯把上大學的各類花銷——學費多少,書費多少,列了一張清單。媽媽對著那些寫得清清楚楚的數字看了好大一會兒,然後把“小銀行”裡的錢數出來,可是不夠。
媽媽閉緊了嘴唇,輕聲說:“最好不要動用大銀行裡的錢。”
我們一致同意。
萊爾斯提出:“夏天我到德倫的副食商店去幹活。”
媽媽對他讚賞地笑了一笑。她慢慢地寫下了一個數字,加減了一番;爸爸很快地心算了一遍。“還不夠。 ”他把菸斗從嘴裡拿下來端詳了好一會之後,說道:“我戒菸。”
媽媽從桌子這邊伸出手,無言地撫摸著爸爸的袖子,又寫下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