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8部分

裡已人滿為患,個個面部表情嚴峻,雖說是七月流火的天氣,可這連續半月有餘的天氣,也使氣溫陡地變寒,個個嘴唇發紫,不停地哆嗦不已。透過竹簾望著有如夜色般的外面,一片迷濛。空氣中擠滿了水霧。張千總立在堤邊,只能聽見浪頭拍擊的聲音。他渾身溼透,抹了一把臉上的積水,才勉強睜開眼。他朝那茅屋走去。淤泥把他的雙腿粘得像灌滿鉛塊的竹筒,吃力、艱難,在千軍萬馬的奔騰呼嘯中,他警覺地意識到腳下的堤壩在顫抖。

雖說為一下級軍官,他也能想象得出,一旦禮壩轟然倒蹋,在它下游的萬畝良田就要毀於一旦;這也不說,還有數萬生靈又要顛沛流離,沿街討乞,流民大增。萬畝良田荒蕪不收,數萬生靈橫遭水禍。他幾乎不敢想下去,深一腳、淺一腳,跌跌撞撞地跑向小茅屋。風雨交加的惡劣天氣何時才是個頭呢?沉雷一樣的河濤又一次隱隱傳來。

此時的嘉慶帝正摟著梅香捲縮在綾纙錦被裡相擁而眠。嘉慶帝望著這位天上掉下的美人,心旌搖盪,聽著梅香均勻的呼吸,嘉慶禁不住用手輕輕地捏著她的靈巧的鼻子。心道:總不過二十歲的女子,真是人生的妙齡階段。上天何以惠顧於我,把她送到我的鼻子底下。漆黑油亮的一頭濃髮挽著髻兒,鬢如刀裁,膚似凝脂,彎月眉,一雙丹鳳眼似閉非閉地合著,秀美的鼻子下一張不大的櫻桃小嘴含嗔帶笑似的抿著。此時,但見梅香紅暈滿面,嬌喘微微,兩個酒窩時隱時現,真是霧籠芍藥、雨潤海棠。

風從雕花窗欞吹進來,吹得高懸的燈籠左右搖晃。陣陣更夫的鑼聲在寂靜的莊園上空陵地響起。夜已經很深了。

嘉慶此時的“木蘭秋彌”正是十七年的七月。至於說到“木蘭秋彌”。那是從康熙二十年之後才形成的制度。也是一種大典。所謂“木蘭”原系滿語的發音,意思為“哨鹿”,一般是在每年的七、八月間進行。故稱“秋彌”。為了行圍還專門設定了木蘭圍場,它位於承德府北四百里,在內蒙古烏達盟、卓索圖盟、錫林郭勒盟和察哈爾東四旗的接壤處。

這裡林木蔥鬱,水草茂盛,是大批野獸聚集生息的好去處。圍場的範圍相當大,東西、南北相距約三百里,其間又根據不同的地形和獸類分佈,分為六七十個小型圍區,每次行圍若干區。其實,雄才大略的康熙帝之所以決定每年秋天舉行木蘭行圍,並非為了尋獵娛樂,而是有著重大的政治、軍事意義。一是透過行圍,使八旗子弟上上下下既習騎射,又習勞苦,用以保持滿族傳統的驍勇善戰和純樸刻苦的本色,抵禦嬌奢怠情頹靡等惡習的侵蝕。做到安不忘危、常備不懈。二是木蘭圍場之所以選定在內蒙,並不是因為那兒地形好、獸類多,主要是加強滿蒙關係,實施對漠南、漠北、漠西蒙古三大部的管理。為了便於木蘭秋彌,康熙還從四十一年開始,在北京至圍場的沿途設定了許多行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熱河行宮,又稱為避暑山莊。

說起來,自嘉慶登基以來,總共行圍的次數比起他的祖先來實在寥寥可數。究其原因,確是因為“教事”緊張。他也顧不上木蘭秋彌。直到嘉慶七年,形勢略有好轉。才舉行第一次秋彌大典。為此,嘉慶還專門釋出一道上諭,作了一番解釋:“秋彌大典,為我朝家法相傳,所以肆武習勞、懷柔藩部者,意義深遠。……我皇考臨御六十餘年,於木蘭行圍之先,駐蹕避暑山莊,歲以為常……朕繼承大統,不敢稍自暇逸,特於今秋,舉行秋彌,實本繼承之志,若以山莊為從事遊覽,則京師官館池篽,豈不較此間更為清適,而必跋涉道途,衝履混淖,遠臨駐蹕乎?!”意思是,我來避暑山莊並非遊玩,並非為了換個口味,而是遵祖制。

禮壩清水下洩的事到底讓嘉慶帝知道了。勃然震怒的嘉慶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他抓起硃筆唰唰地伏案急就一章,上寫道:“陳鳳翔怠玩乖舛,貽誤全河大局,殊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