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的奉獻,從居住在亞細亞的野蠻人奪取。”
儘管在人數上處於劣勢,亞歷山大仍對波斯軍隊致以一系列毀滅性的打擊,取得了勝利。他的成功主要歸功於以下幾個原因:
訓練有素的軍隊:腓力二世留給他的軍隊經過嚴格的訓練,戰鬥力遠超波斯軍隊。馬其頓的方陣步兵和“夥友騎兵”在戰場上表現出色,能夠迅速適應各種戰鬥環境。
傑出的指揮才能:亞歷山大不僅是一位優秀的戰略家,還是一位出色的戰術家。他能夠根據戰場情況迅速做出決策,靈活調整戰術,使部隊始終保持高昂計程車氣和戰鬥力。
英勇無畏的精神:亞歷山大本人具有非凡的勇氣和毅力。在每場戰鬥中,他總是身先士卒,與士兵們共同面對危險。這種冒險的戰術雖然使他多次受傷,但也極大地鼓舞了士兵們計程車氣。士兵們看到他們的領袖與他們生死與共,更加堅定了勝利的信念。
四、直取埃及
前333年,亞歷山大在伊蘇斯戰役中大敗波斯軍隊,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這場戰役不僅鞏固了他在小亞細亞的統治地位,也為他進一步南下敘利亞、巴勒斯坦和埃及鋪平了道路。伊蘇斯戰役後,亞歷山大意識到波斯的海軍優勢對他的後勤補給構成了嚴重威脅。然而,當時的希臘並沒有足夠的艦隊來挑戰波斯的制海權。因此,亞歷山大決定從陸地上攻佔所有東地中海的港口和基地,從而削弱波斯的海上優勢。同時,為了減輕維持艦隊所需的財政負擔,他將艦隊遣回馬其頓。
亞歷山大從現代土耳其地區出發,一路南下征戰敘利亞和巴勒斯坦。在小亞細亞,亞歷山大採取了相對溫和的政策,對當地的希臘城邦免除貢賦,允許自治。因此,許多城邦視他為解放者,紛紛歸順。然而,在米利都和哈利卡爾納索斯,他遇到了希臘僱傭軍的頑強抵抗。經過激烈的戰鬥,馬其頓軍最終佔領了這兩座城市。
前333年,亞歷山大佔領了整個小亞細亞。同年秋天,他繼續向敘利亞北部挺進。此時,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親自率軍迎戰,從亞洲腹地徵調大軍迂迴到亞歷山大的背後,切斷了馬其頓軍的供應線。前333年11月,亞歷山大回身面對大流士的優勢兵力,在伊蘇斯城附近與波斯軍隊發生了激戰。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大流士三世利用地形優勢,擺開陣勢,準備以逸待勞。亞歷山大則在中路和左翼牽制了波斯的步兵主力,隨後集中優勢兵力,直搗波斯中軍。據記載,大流士三世在亞歷山大的攻勢下棄車上馬,倉皇逃竄。由於主帥脫逃,波斯中軍動搖,全軍迅速崩潰,幾乎被全殲。亞歷山大佔據了大流士的軍營,俘虜了大流士的母親、妻子和兩個女兒。
戰後,為了鞏固側翼,防止補給線被波斯人切斷,亞歷山大沒有立即追擊,而是回身繼續向南征服地中海沿岸的港口城市。許多腓尼基城市不戰而降,但島嶼城邦推羅憑藉易守難攻的地勢,進行了堅決的抵抗。經過7個月的艱苦圍攻,亞歷山大使用了撞槌、攻城塔、穿城螺旋錐等當時所有先進的攻城武器,終於攻克了這座城市。城破後,推羅居民遭到了殘酷的屠殺,8000人陣亡,人被賣為奴隸。
在圍攻推羅期間,大流士曾向亞歷山大提出媾和,表示願意割讓幼發拉底河以西的領土,賠償塔蘭特,並將自己的一個女兒嫁給亞歷山大。然而,亞歷山大自稱為“全亞洲的統治者”,拒絕了這一提議。
前332年冬天,亞歷山大繼續南下,征服了加沙,侵入埃及。由於長期遭受波斯人的壓迫,波斯在埃及的統治者認為大流士大勢已去,僅在兩個月的圍攻後,波斯駐埃及總督馬紮凱斯便主動投降。亞歷山大在埃及採取了征服和懷柔相結合的政策,他任命了兩名埃及人為政府首腦,而將軍事和財政大權交